為生活恢復正常創造條件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近日疫情緩和,政府放寬部份社交距離措施,包括恢復晚市堂食至九時,重開戲院、美容院以及部份室外運動場等。防疫新常態下,零星個案或在社區長期存在,我們既要防控好疫情,同時要兼顧恢復經濟,為逐步有序回復正常生活做好準備。
近日疫情緩和,政府放寬部份社交距離措施,包括恢復晚市堂食至九時,重開戲院、美容院以及部份室外運動場等。防疫新常態下,零星個案或在社區長期存在,我們既要防控好疫情,同時要兼顧恢復經濟,為逐步有序回復正常生活做好準備。
中美貿易戰、政治爭拗撕裂社會,加上疫情反覆未定,好比三座大山壓在香港之上。這份壓力是由上而下,並非對於單一階層而言。對於僱主和打工仔女來說,現在是坐在同一條船上,只有同舟共濟、同心同德,才能攜手到達安全的彼岸。
特區政府在中央政府的支持及協助下,9月1日起展開為期兩周的「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為市民免費進行新冠病毒檢測。檢測計劃將有助在社區找出隱形患者,截斷病毒傳播鏈,對控制疫情蔓延,具有重要的實效。筆者呼籲,市民踴躍參與,齊心對抗病毒,以盡公民的責任。
本港疫情爆發初期,政府的檢測能力非常有限,第三波疫情爆發,這個短板更加表露無遺。幸而,中央應特區政府請求及時出手,由援建方艙醫院,以至增加檢測能力,都是以抗疫為先,以市民健康為念。特區政府將於下周二(9月1日)起,推行免費自願全民檢測,以斷絕隱形傳播鏈,為了保護家人和香港,呼籲各位積極支持全民檢測。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立法會繼續履行職責的決定》(下稱決定),讓現屆立法會延任不少於一年。筆者完全認同人大常委會的決定,特別是希望主流泛民派的議員同事,要好好把握機會,敢於向激進暴力派說不,齊心為香港社會的經濟發展,民生事宜,繼續履行好立法會議員的職責。
疫情之下全球經濟受重創,香港經濟接連遭受打擊,情況不容樂觀,近日政府進一步下調全年GDP負增長預測至負百分之六至負百分之八。在防疫抗疫新常態下,可幸這幾天確診數字穩步回落,此時此刻,的確是時候思考如何在疫後重振經濟。
儘管最近每天新增確診個案稍為回落,但疫情仍處高位;市民齊心抗疫之餘,政府急須加強檢測工作,才能有效截斷傳播,早日讓社會看到疫症的盡頭。面對持續大半年的疫情及地緣政治的緊張局勢,各界更應團結一致、積極議政,協助政府將防疫與經濟復甦並行,令市民的生活環境得以改善。
早前政府因疫情而宣佈延後立法會選舉,全國人大常委會為處理「真空期」提供憲制法律基礎,通過第六屆立法會繼續履行職責的決定。希望議員能夠盡快重新工作,讓議會和社會正常運行。現在社會應該止息紛爭,聚焦抗疫紓困和恢復經濟,讓香港早日重回正軌。
生命安全是至高無上,新冠肺炎的第三波爆發,短短個多月已令本地超過三千人確診,逾六十人病逝。在難過與哀悼的同時,我們亦充滿憂慮,每日新增個案中有大量源頭未明的本地感染,反映社區上仍有未知的傳播鏈,市民外出提心吊膽,社交限制措施亦重挫經濟。
疫情持續,確診病例超過三千宗,近日數字稍為回落,但確診仍處於高位,香港醫療系統不堪重負。香港正處於抗疫最危急、最關鍵時刻,確保公眾生命安全是重中之重,其他事情應從長計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