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自由不可少 互相尊重也重要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最近,立法會曾就「捍衞資訊、新聞及網絡自由」議案辯論。事有湊巧,美國中央情報局前技術員斯諾登亦來港向傳媒爆料,指美國當局自○九年開始,便開始入侵香港的電腦系統並取得大量資料,使大家對網絡自由、網絡安全等議題格外關注。但我認為,如何建立互相尊重的網絡文化,同樣值得社會重視。
最近,立法會曾就「捍衞資訊、新聞及網絡自由」議案辯論。事有湊巧,美國中央情報局前技術員斯諾登亦來港向傳媒爆料,指美國當局自○九年開始,便開始入侵香港的電腦系統並取得大量資料,使大家對網絡自由、網絡安全等議題格外關注。但我認為,如何建立互相尊重的網絡文化,同樣值得社會重視。
前美國中情局(CIA)僱員斯諾登藏身香港三十五日後,隨着當事人成功脫身離開香港而暫告一段落。整件事撲朔迷離、峰迴路轉,或許由於涉及高層次的諜報戰與外交角力,恐怕一時間難以知道箇中的利害關係。
六月的天氣說變就變,六月的金融市場也是風雲變色。聯儲局透露退市時間表,立即引發全球股市大跌,加上內地資金短缺,有人擔心熱錢會流出香港,一下子將恒指拉低了近百分之十六,市值眨眼之間就已經蒸發超過二萬億。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16周年,回顧過去16年,《基本法》一直遇着來自各方面的嚴峻挑戰,但最終也取得了巨大成功。究其原因,在於國家當初設計《基本法》時,已考慮到香港在歷史上、法制上的獨特情況,再按照實際情況加以協調和整合,使《基本法》更人性化、更符合香港實際需要。
美國中央情報局前僱員斯諾登(SNOWDEN),在香港大爆美國在全球進行了真人版的「洩密風雲」後,已轉抵莫斯科,準備尋求第三國的政治庇護。但這場諜戰風雲的餘波仍在盪樣。
本港部分城市設施老化,一些相關的安全規管法例和措施卻未能與時並進,適時修訂,因而衍生不少安全隱患,甚而導致各種意外事故,引致財產以至人命的重大損失,香港作為安全城市的名聲亦蒙上陰影。
早前有一份中學校報相約筆者做專訪,當日負責採訪的三位同學,身穿筆挺校服,外表醒目、彬彬有禮之餘,更人人手持一部平板電腦,裝備比我還專業;但筆者留意到,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戴着厚厚的眼鏡。
立法會剛於本周三(19日)通過吳亮星議員提出及經本人修改的議案,促請政府要致力維護和提高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議案。恰巧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在翌日凌晨的新聞發布會上,預告或於明年中將結束購買資產,隨即為美國及本港股巿等,帶來新一輪的波動。
美國中央情報局前技術助理斯諾登,早前披露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由○九年開始,數以百次計入侵內地及香港多部電腦,截取包括郵件、聊天記錄、視頻、照片、存儲數據、文件傳輸、視頻會議及登錄信息。
根據國際慣例,兩個不同的司法管轄區/管轄國刑事司法互助協議之中,通常在雙方簽約方都認為是刑事罪行和行為才予以遣返。但若罪行涉及:一、政治罪行(即為有一方可認為罪行,另一方不視為罪行、甚至歡迎其洩露有關機密)則肯定不會遣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