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保留科學園第四期土地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特區政府擬將白石角東部原本留作科學園第四期擴建的一幅八公頃地皮,改劃為中密度住宅用地。城市規劃委員會將於九月五日開會,聽取公眾對修訂相關分區計畫大綱草圖的申述和意見,被視為公眾提出反對意見的最後機會。儘管本人是香港科技園公司董事局成員,亦不能不借此機會反映工程和科技業界的訴求和聲音。

「非法佔中」從一開始就行錯了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2013年1月,香港大學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以《公民抗命的最大殺傷力武器》為題投稿《信報》,提出要市民進一步行動,才可達到普選目標。文中指出過去的各種示威請願策略,如大型遊行、「變相公投」及佔領政府總部配合絕食等,在爭取普選此一重大關鍵議題上效用成疑,因此可能要準備「殺傷力」更大的武器,就是「佔領中環」。

從慘劇看陪審制度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隨着大角嘴弒雙親慘案上庭,近日報章頭條大都圍繞庭上有關此案件的細節,審訊至今已有兩名陪審員,因看到有關證物和聽到主犯的言論而極度不安,需申請退出此次陪審團,法官也隨即解散陪審團,同時向陪審團致歉,終生豁免他們擔任陪審的義務,此案嚴重程度和其引發的不安可見一斑。

對話不能停 界綫不能越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社會主流意見都希望「一人一票」普選特首,中央和特區政府亦努力促成政制改革。目前,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審議政改報告,亦快將作出決定,在這關鍵時刻,坦誠溝通,收窄分歧,便尤其重要。無可否認,社會對於如何落實普選有不同的見解。

張曉明普選五要素應重視 普選須體現均衡參與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張曉明主任提到的均衡參與原則,依我看來,其實是落實香港普選的基本要求。香港目前的政治生態,民粹愈來愈嚴重,福利主義泛濫。如果提名委員會沒有各界別、各階層的均衡參與,特別是工商界的政治參與,就會出現政治對抗、憲制危機和民粹主義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