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參與避免民粹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好事多磨的立法會上海訪問團終告圓滿完成。在政改諮詢即將結束的關鍵時間,普遍市民都將這次訪問團的重點,放在民主派與中央官員就普選問題交流意見之上。雖然一次會面未能解決問題,但這次會面卻為日後政改討論打開了理性溝通的大門,相信通過各方良性互動,能推進香港達致普選的目標。
好事多磨的立法會上海訪問團終告圓滿完成。在政改諮詢即將結束的關鍵時間,普遍市民都將這次訪問團的重點,放在民主派與中央官員就普選問題交流意見之上。雖然一次會面未能解決問題,但這次會面卻為日後政改討論打開了理性溝通的大門,相信通過各方良性互動,能推進香港達致普選的目標。
中港雙方上周公布了「滬港通」,說實在的,這個新政策為金融市場開創一個先河,絕非像吃一頓簡單的晚餐那樣可以瞬間消化掉;經歷了一個星期,很多行家亦未能好好消化這輛雙向直通車,究竟對本地業界利好的程度有多大呢?
有不少僱主向本人反映,建造、零售及飲食、護理服務等行業,長期面對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並因而導致經營成本上升。他們亦表示,供僱主申請輸入勞工的補充勞工計劃(該計劃)的手續不單繁複,而且耗時甚久。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港股直通車在2007年被剎停,本地金融界足足等了七個年頭,便由總理李克強在海南博鰲論壇宣布了這個令人眼前一亮的「滬港通」。「滬港通」包括了「滬股通」和「港股通」,就是讓內地投資者透過「港股通」買賣指定類別的港股、香港投資者透過「滬股通」買賣上交所上市的A股,正是國家開放金融政策由構思踏進了行動的重要一步。
立法會上海職務訪問團於4月12日至13日到訪上海,與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兼香港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以及中聯辦主任張曉明舉行座談,討論香港政制發展等彼此關注的議題。
當下,政改諮詢剩下不足兩個月,隨着普選踏入關鍵時刻,我們更要爭分奪秒,認清依法落實普選的正道,力爭在憲制框架內凝聚最大共識;而集中討論提名委會員的組成,正是合適的切入點。
本年度首次立法會會議通過了我提出的動議,促請特區政府盡快制訂長遠而全面的基建規劃,確保適時提供充足的土地及基建配套設施,並切實而有序地推行,讓香港達致可持續發展。此外,本人提出的另兩項修正議案,分別促請當局制訂本港長遠的鐵路發展藍圖和推動大嶼山發展,均獲得通過。今年的施政報告對這些課題都有一些較實質的回應。
本人日前接受電子傳媒訪問,向公眾解釋為何內地學者在本港回歸以來,就國家安全的立法問題一直存在兩種不同看法。這牽涉到內地學術圈兩種不同學派對通過《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的分析。本人多次強調我只是講出在回歸以來,參與內地法律研討會(特別是有關香港問題的研討會)的一些觀察,以讓香港人及一些不了解內地問題的人士,可以更了解饒戈平教授的意見的由來。
特首梁振英先生曾經強調,環保是本屆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我認為,當局為此除了推動市民參與減廢回收,更應盡快制訂配套政策,並持續投資於環保基建及提供相關配套措施,推動廢物循環再造業。
經民聯的服務網絡進一步跨進九龍,位於深水埗泓景臺的地區辦事處於3月29日正式開幕。食衛局局長高永文、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中聯辦九龍工作部部長何靖、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邱騰華等多位嘉賓蒞臨主禮,經民聯主席梁君彥、副主席林健鋒及盧偉國、立法會議員梁美芬,及聯盟一眾成員傾巢而出,加上地區人士的親臨支持,逼滿了新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