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工作通訊 – 2013年11月
今年的地區行政高峰會在大埔舉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和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出席會議,聽取意見。會前,經民聯大埔區議員何大偉、陳灶良及社區幹事周秉謙分別向兩位局長遞交請願信,要求當局加快興建公屋,增加大埔泊車位和改善林錦公路及汀角路交通擠塞等問題。
今年的地區行政高峰會在大埔舉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和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出席會議,聽取意見。會前,經民聯大埔區議員何大偉、陳灶良及社區幹事周秉謙分別向兩位局長遞交請願信,要求當局加快興建公屋,增加大埔泊車位和改善林錦公路及汀角路交通擠塞等問題。
主席, 唐代藥王孫思邈曾經說: “上醫醫未病之病, 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這裏所說的中醫,是中等的醫生。主席,本港的人口老化問題嚴重,據政府統計處推算,在2031年,每4名香港人便有1名是65歲以上的長者,到了2039年,更會上升至每10名香港人便有1名是80歲以上的長者。我相信屆時這個議事廳內的同事, 絕大部分都已成為長者。
目前, 本港鐵路每天的載客量超過450萬人次, 佔公共交通乘客量約38%,預期在2020年左右,鐵路網絡將覆蓋全港逾七成人口居住的地區,在本地公共交通行程所佔的份額將增加至43%。鐵路系統亦可以紓緩道路擠塞,減低車輛造成的空氣污染,充分發揮出環保效益。更加重要的是,完善的集體運輸鐵路網絡,可以釋放周邊地區的發展潛力, 增加經濟活動, 改善社會民生。
誠如大家都知道,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其實是全賴一批華資經紀幾十年的努力奮鬥出來的成果;沒有他們的參與,沒有他們由四會年代,一直幹起,就沒有聯交所的成立,也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由於本港的生活水平高企,近年來愈來愈多的長者,均會選擇回鄉渡過他們的晚年。而社會福利署於本年10月推出「廣東計劃」,讓年滿65歲或以上的合資格長者,就是選擇在廣東省定居,也無須每年返港,每月均可領取俗稱生果金的高齡津貼,本來是一項德政。
社會福利署於本年十月推出「廣東計劃」,65歲或以上選擇移居廣東的合資格香港長者無須每年返港,而每月可領取高齡津貼。本人得悉,本港現有約120萬原籍福建的永久性居民,而近年越來越多長者選擇到福建省定居,但勞工及福利局局長數月前向傳媒表示,現階段政府無意將該計劃擴展至廣東以外的省份。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香港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而非獨立的政治實體,行政長官由中央任命,任命權是實質的,行政長官是中央與香港特區關係的紐帶,只有由愛國愛港人士擔任行政長官,才能保障「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有效落實,從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
我期望即將發表的《施政報告》,既有短期的紓困措施,也有長遠的經濟發展藍圖。經民聯早前就《施政報告》向特首提交二百多項建議,主要圍繞九項重點,包括擴大中產比例、培育青年、加強支援中小企,促進金融發展等,我希望政府能夠認真考慮。
近年來,證券業界的經營環境可謂乏善足陳,大巿成交淡靜,行內競爭激烈,可謂已經到了一個關鍵的轉折期。故此,本人聯同經民聯在早前向特首及財爺提交的來年《施政報告》和《預算案》期望中,便提出成立證券公會的構想,希望可以為業界理順出一個健康有秩的營商環境,向公會成員傳達國際金融巿場最新資訊,擴闊視野和提高行內企業管治質素。
有商界人士向本人反映,本港的國際學校學額不足,特別是港島及九龍區的小學學額,令不少有意來港發展事業的人才,因擔心子女無法在港覓得適合的學校就學而卻步。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