釐清關係 以正視聽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行政長官梁振英發表了新一年度的施政報告,與過往兩年不同的是,特首在今年施政報告引言部分,特別指出中央與香港之間的關係。一定程度上來說,是回應「佔領」之後,香港重新發展,各界所需要正視的「大前提」。只有認清香港是國家一個特別行政區的事實,在這個「大前提」下推進民主、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才最符合香港市民以及國家的整體利益。

匯聚人才創新增長點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近年香港經濟增長放緩,最新預測增長為百分之二點二,比起鄰近的深圳、澳門和廣州,相對遜色。周邊地區的急速增長,難免對本地部分行業造成競爭,甚至使香港區域龍頭的地位被受挑戰。過往香港一枝獨秀的領域,亦逐漸被其他地方迎頭趕上,例如航運業已落後於上海及新加坡,部分貨輪也捨香港而取深圳,使香港坐失商機。

多管齊下 促進青年人向上流動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早前拖延兩個半月的佔領行動,某程度上反映了一些青年的不滿和怨氣,為社會敲響了警鐘。而智經研究中心在二○一三年曾就市民對「中產」的觀感進行調查,發現年輕人想成為中產的比例,達到百分之六十七點六,遠比其他年齡群組為高,顯示青年人對於向上流動充滿期望。

發展綠化地是必要之惡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施政報告》出爐,社會焦點還是落在土地房屋供應的問題之上,當中較具爭議的是,政府觸碰到「檢討綠化地帶土地用途」這敏感議題。縱然一些社會人士認為,本港綠化地「一幅都不能碰」,彷彿「提出都是罪」,惟面對當前的土地供應挑戰,開發低保留價值的綠化地帶,的確是「必要之惡」。

經民聯就2015年施政報告的回應
「務實進取 實事求是」

經民聯歡迎政府在《施政報告》內採納聯盟多項有關改善經濟及民生的建議,在土地、房屋、青年及支援有需要人士等重要範疇,提出了具體建議。經民聯主席梁君彥形容今年的《施政報告》「務實進取,實事求是」,但預期在推動過程中會遇到不少阻力,期望政府能展現魄力,爭取市民支持,落實有關政策,讓香港可以跨步向前。

「臨時特首」或違《基本法》(梁美芬) – 評論文章

政府推出第二輪政改諮詢,泛民立時捆綁在一起,未展開諮詢就表示要集體否決。何俊仁又突然宣布再玩「中途辭職」,浪費公帑,令人費解。「行前一步」抑或是「原地踏步」?這是從政者要向巿民交代的事情,不容個人意志去否決香港政制行前一步的希望。

施政報告應化解社會矛盾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佔中」反映不少年輕人對政治和生活不滿,引起了各界關注他們所面對的問題。我在立法會提出增加青年人向上流動機會的議案,就年輕人在就業和住屋等所面對的問題提出一些意見,但結果在反對派議員的棄權和反對下,議案遭到否決。有同事感到詫異,我對他笑說:「意料之內。以反對派『玉石俱焚』的態度,有甚麼奇怪?」

亞視員工 感動香港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在忙碌的工作之後,除了看書、寫寫東西之外,我閒時還會看電視、看肥皂劇,輕鬆看看時下笑聞。近日一有空便會打開電視,關心一下亞視的最新情況。由《四十九日.祭》、《高志森微博》,看到《把酒當歌》,還有在歲月留聲頻道重播的《天蠶變》,以及新近製作的《ATV這一家》……當然,亞視新聞、胡恩威的《香港政策組》及《我要做特首》、Micheal Chugani主持的Newsline都是我欣賞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