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解決泊車難 不應做鴕鳥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立法會最近就《二○一九年道路交通法例(泊車位)(修訂)條例草案》二讀恢復辯論,該條例草案純屬實務及技術性修訂,不涉及甚麼爭議,議員卻十分踴躍發言,反映大家對本港泊車難的問題,非常關注。儘管條例草案已獲得通過,但如何設法增加泊車位供應,是政府當局需要解決的民生課題。

匡正議會秩序 聚焦經濟民生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於香港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的決定,清晰列明了香港立法會議員因宣揚或者支持「港獨」主張、拒絕承認國家對香港擁有並行使主權、尋求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干預香港特別行政區事務,或者具有其他危害國家安全等行為,不符合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法定要求和條件,一經依法認定,即時喪失立法會議員的資格。香港特區政府根據有關決定宣布4 位立法會議員喪失資格。

善用「一國兩制」優勢把握大灣區合作機遇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原定10 月14 日公布的本年度施政報告將押後,原因是本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嚴重,就大家期盼的香港如何走出經濟困境,她梳理了一系列措施,要求中央考慮及支持,但涉及範圍廣泛,並非單一部委可以決定,她稍後將前往北京,與不同部委開會協調,目標是施政報告能包括中央支持香港發展的政策,以提振本港經濟,恢復市民信心。我認為,以香港的現實情況,特首的決定是可以理解的。

以基建帶動經濟 為現在也為未來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各行各業仍處水深火熱之中,經濟活力極待恢復。日前,政府宣布推出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涉及二百四十億元。重點措施是將動用一百三十億元提升防疫抗疫能力,包括預留一百一十七億元採購新冠肺炎疫苗,亦會進一步支援醫管局應對冬季流感高峰期及下一波疫情等。至於紓困措施則撥款四十五億元,資助受疫情重創的二十三個行業,並將援助失業人士特別計畫延長至明年五月。另外有五十億元用於進一步寬減政府物業租金及政府收費。政府同時要求房委會、房協、機管局、科學園和數碼港向商戶減租,涉款約十億元。

經民聯慰問國家核酸檢測支援隊表謝意

為期14天的香港「普及社區檢測計畫」將於今日(14日)晚上8時圓滿結束,當中由國家衞健委派出的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人員辛勞多日,為檢測和截斷本港社區內的隱形傳播鏈盡心盡力。經民聯多名領導和地區骨幹今日分批來到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的臨時氣膜實驗室「火眼實驗室」,向支援隊人員予以慰問,感謝他們的無私付出。

拚經濟保民生克服疫境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在10 月14 日立法會本年度首次會議上,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將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為此,經民聯主要成員在9月9日中午與特首會面,表達聯盟對《施政報告》的期望及建議。建議書以「拚經濟,保民生,衝出疫境」為主題,包括四大範疇、十大專項建議,涵蓋抗疫紓困、提振經濟、改善民生及推動青年工作,以及對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積極參與國家「十四五」規劃等等,務求盡快重振香港內外經濟活動,恢復社會元氣。

經民聯向特首提《施政報告》建議
促抗疫不忘部署復甦經濟
打造「亞洲醫療健康投資平台」
設30億基金助港企拓「內循環」商機

經民聯領導層今日(9月9日)與特首林鄭月娥會面,就新一份《施政報告》提交一系列建議。經民聯監事會主席林建岳博士表示,今年聯盟的建議書以「拼經濟,保民生,衝出『疫』境」為主題,涵蓋兩個主軸、四大範疇、十大專項建議,建議特區政府當務之急,是既要全面防疫抗疫,又要在疫情進一步放緩之時,為「後疫情時代」復甦經濟作出部署,主動參與國家「十四五」規劃及對接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實現國內國際市場「雙接軌」,令香港內外經濟活動盡快恢復和改善民生。

經民聯晤特首倡向失業人士月派$8000
促推第三輪抗疫基金補漏拾遺
盡快推行「港康碼」

經民聯立法會議員今日(8月12日)與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會面,就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對本港帶來的衝擊,聯盟各個業界議員仔細收集不同業界對不同支援措施的意見,並在最短時間內向特首反映,爭取解決問題。經民聯主席盧偉國在會見傳媒時表示,目前香港社會逐步回復穩定,希望政府重新聚焦於解決各類經濟和民生問題,急市民所急,並盡快檢視現時防疫抗疫基金和其他支援措施不足的地方,從速補漏拾遺和加碼支援各行業中小企及各階層市民,以達至「撐企業、救經濟」的目標,特首對此反應正面。

提升舊工廈消防安全 技術和財政支援不可少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立法會日前三讀通過《消防安全(工業建築物)條例草案》,旨在訂立規管機制,消防處處長和屋宇署署長將獲賦權採取執法行動,要求在一九八七年三月一日或之前興建,或在該日或之前有建築圖則首次呈交予建築事務監督審批的工廈的擁有人及佔用人,把該等建築物的消防安全水平提升至規定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