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跨境安老規劃 便利長者安享晚年(盧偉國) – 評論文章
據政府當局統計,在2022年底,通常逗留在廣東省的香港居民約有505,000名,其中88,000名為65歲或以上人士,佔整體的17.4%。可以預期,隨着香港與內地融合發展,對跨境醫療和安老服務的需求將會持續增加。
據政府當局統計,在2022年底,通常逗留在廣東省的香港居民約有505,000名,其中88,000名為65歲或以上人士,佔整體的17.4%。可以預期,隨着香港與內地融合發展,對跨境醫療和安老服務的需求將會持續增加。
立法會近日三讀通過《2023年區旗及區徽(修訂)條例草案》,條例將於憲報刊登當日起實施。這對於有效維護特區區旗和區徽的尊嚴,培養市民愛國愛港的情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特區政府近來致力發展智慧城市和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在2022年《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中提出「加快香港數字經濟和智慧城市發展步伐,提升市民生活質素」的策略,又宣布成立由財政司司長擔任主席的「數字化經濟發展委員會」,以制訂有關鼓勵不同行業採用數字化的策略和措施。今年施政報告指出,會合併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與效率促進辦公室,由「數字政策專員」帶領,專責制訂數字政府、數據治理及資訊科技政策,協調各部門推出更多數字服務。
行政長官早前公布的新一份《施政報告》,當中提出多項土地及房屋措施。經民聯今日(15日)召開記者會,就有關措施實施後的最新市況作出回應,並公布一份關於推動大規模老舊公屋重建的研究報告,促請特區政府盡快全面落實「全民安居三部曲」,包括加快公屋重建、推動樓市全面「撤辣」復常、推動「聯廈聯管」完善「三無大廈」管理。經民聯表示,「三部曲」不分先後,涵蓋公屋、私樓和「三無大廈」,涉及全港各階層,促請特區政府接納聯盟建議,同步推進,多管齊下改善市民居住環境與房屋問題,真正做到「為社區謀幸福」。
近日,不少社會人士指出,特區政府須盡快檢討公共財政政策,以有效應對本港未來面對的各種挑戰,並達致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立法會也就這個議題展開一番討論。
行政長官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表示,針對本港出生率近年持續處於低水平,特區政府必須有政策導向,以鼓勵生育,除了破天荒向父或母為香港永久性居民的新生嬰兒發放一筆過2萬元獎勵金,房委會也將分別推出居屋版「家有初生優先選樓計劃」和公屋版「家有初生優先配屋計劃」,以支持新生家庭,締造有利育兒環境,社會各界對此反應正面。
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主題是「拚經濟謀發展 惠民生添幸福」,提出減免買家印花稅、人才置業印花稅先免後徵、大力發展創科產業、引入人才、主動對接國家發展等措施,有效提升市民和投資者信心,增強提振經濟的動力,助力本港加快疫後復常步伐,應對環球經貿挑戰,為香港邁向由治及興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