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以創新思維 開拓新機遇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目前全球經貿發展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香港難免受到衝擊。本港很多工商專業人士既期待特區政府居安思危,擬訂應對策略適時支援業界,亦希望「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可以為香港帶來新機遇。今年的《施政報告》宣布當局已採取一些具體措施,包括與國家發改委簽署了關於支持香港全面參與和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的安排,今年六月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聯席會議亦為兩地建立專有的高層次溝通機制,商經局也在招聘一帶一路專員。同時,政府將成立由特首掛帥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督導委員會」,並將委任負責的專員等。我期望政府盡快申請撥款開設相關職位,積極推動工作。

「明日大嶼」支撐低稅制助中產惠基層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填海造地和低稅制,都是造就香港今日繁榮的重要條件。「明日大嶼」為香港帶來大量土地,不僅解決市民安居問題,而且打造香港第三個核心商業區,可為庫房帶來豐厚賣地收入,讓香港更有條件維持低稅制。作為納稅主體的中產專業階層,自然會減輕稅務壓力。庫房有錢負擔社會福利,包括綜援家庭在內的基層市民,都是受惠者。

依託本港專業優勢 積極推動「一帶一路」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本港很多工商專業界別人士都非常關心國家的「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會為香港帶來什麼新機遇。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早前公佈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亦強調特區政府會致力把握「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機遇,並且已採取了一些具體措施,我認為值得大家重視。

「明日大嶼」落實需時 莫再拖延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公佈「明日大嶼」願景,計劃盡快展開研究在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分階段填海,建造合共約1,700公頃的多個人工島,用作興建26至40萬個住宅單位,供70萬至110萬人口居住,其中七成為公營房屋。我認為,特區政府回應社會對於土地和房屋供應的強烈訴求,提出重大的政策目標,展示加大力度開拓土地的決心,值得歡迎和肯定。

「明日大嶼」領港再創高峰
貿戰開打促增支援
經民聯指施政報告
「整體務實進取 仍須加速前行」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採納了經民聯提出的100多項建議,包括填海造地、優化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公私營發展私人農地、撥款成立電梯維修基金等。經民聯主席盧偉國形容報告「整體務實進取」,推動香港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促進經濟持續發展,並著眼多項民生措施。但他指出,香港正面臨中美貿易糾紛升溫、加息周期來臨等不明朗因素,政府「仍須加速前行」,加快落實相關措施的速度,以應對未來的挑戰。

經民聯成立衞生健康事務委員會
向特首呈九大建議
提倡「強化醫療系統
成就健康人生」

為進一步推動本港的醫療衞生事務發展,經民聯今日(10月8日)宣布成立「衞生健康事務委員會」。委員會召集人龐朝輝醫生表示,未來將聯合各個與醫療衞生相關界別的專業人士,就本港的衞生健康課題發表意見,以及進行一系列的跟進。

創新前行 改善民生──對施政報告的期望(盧偉國) – 評論文章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將於10月10日公佈新一份施政報告,社會各界翹首以待。經民聯早在7月已向行政長官提交了一份以「把握機遇 創新前行 共享成果」為題的建議書,強調香港既要把握國家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新機遇,亦要積極應對環球政經形勢的複雜變化,包括美國挑起貿易戰和利率趨於上升等因素形成的挑戰。

升降機事故多 須拆都市炸彈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早前,香港接連發生升降機意外事故,造成人命傷亡,升降機的安全隱患引起市民廣泛關注。全港約有六萬六千部升降機,估計約八成未達最新安全水平,部分甚至出現老化和日久失修,情況堪憂。升降機在香港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當局必須盡快提高升降機的安全系數,拆除潛在的「都市炸彈」。

多管齊下支持文化康體發展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近日,立法會討論了如何開拓場地,進一步支持本地文化藝術及康體發展。事實上,市民對文化康體設施的需求日趨殷切,但現時有不少設施的使用已接近飽和狀態,場地空間的供求失衡逐漸成為本港文化藝術及康體發展的一個主要障礙。我認為,要妥善解決這方面的問題,離不開短、中、長期的政策措施。

經民聯與商會代表晤張建宗
促三方面助中小企應對取消「對沖」
延長政府承擔年期
承擔金額增一至兩倍
制訂長遠解決方案

經民聯監事會主席林建岳、主席盧偉國、副主席林健鋒、張華峰今日(7 月 17 日) 聯同二十多個工商機構、中小企商會代表與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會面,表達業界對取消強積金「對沖」安排的意見。盧偉國主席會後表示, 政府取消強積金「對沖」 ,將令工商界及中小微企因無法承擔大額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可能被迫裁員甚至倒閉,促請政府審慎考慮中小微企的承受力, 延長政府承擔年期、增加政府承擔金額及制訂長遠解決方案,為中小企留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