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加碼紓困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第三波疫情歷時兩個多月,在嚴格防疫措施和社交距離限制之下,不少業界生意受重挫,市民生計亦受影響。日前政府公佈總額二百四十億元的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為受疫情影響的市民和業界提供支援。過去一個多月,我同經民聯黨友兩次與特首會面,反映各界對支援措施以及《施政報告》的意見,一方面要求加碼支援業界和市民,另一方面要盡快幫助重啟經濟活動。  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中,除預留資金提升抗疫工作和採購疫苗外,還包括租金寬減和收費豁免、優化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等多個範疇。經民聯亦提出相關建議,如在融資擔保計劃上,我們建議進一步調高貸款額上限至八百萬元;提供各類政府收費寬免以及租金、差餉寬減等,幫助業界渡過難關。我們亦建議設立「失業補助金」,在綜援網以外向失業人士提供為期半年援助,並協助他們轉型發展。

抗疫經濟「兩條腿走路」香港對接國家「雙循環」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今天的香港正處在一個重要關口,面對新冠疫情和經濟嚴重衰退,必須堅持防疫抗疫和恢復經濟「兩條腿走路」。中央已經確定新的發展戰略: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香港的角色和定位,一直以來都是隨着國家不同階段發展戰略作出調整和適應,並從中得到巨大的發展機遇。香港需盡早研究和部署實現在國內國際市場「雙接軌」,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及國家「十四五」規劃。這將是香港經濟復甦和未來發展的關鍵,也應該是今年施政報告的重點。香港不僅要不失時機打造亞洲醫療健康投資平台,加強推廣香港防疫抗疫科技,而且要為「香港製造」和金融業全面參與「雙循環」創造條件。

助業界佈局「雙循環」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新冠疫情對全球實體商業活動和供應鏈造成大衝擊,業界渴望盡快恢復經濟活動走出疫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服貿會)上周開幕,是疫情後舉辦的第一場重大國際經貿活動。習近平主席致辭中特別提出三點倡議:共同營造開放包容的合作環境;共同啟動創新引領的合作動能;共同開創互利共贏的合作局面,推動世界經濟盡快復甦。

經民聯向特首提《施政報告》建議
促抗疫不忘部署復甦經濟
打造「亞洲醫療健康投資平台」
設30億基金助港企拓「內循環」商機

經民聯領導層今日(9月9日)與特首林鄭月娥會面,就新一份《施政報告》提交一系列建議。經民聯監事會主席林建岳博士表示,今年聯盟的建議書以「拼經濟,保民生,衝出『疫』境」為主題,涵蓋兩個主軸、四大範疇、十大專項建議,建議特區政府當務之急,是既要全面防疫抗疫,又要在疫情進一步放緩之時,為「後疫情時代」復甦經濟作出部署,主動參與國家「十四五」規劃及對接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實現國內國際市場「雙接軌」,令香港內外經濟活動盡快恢復和改善民生。

拋開紛爭 聚焦抗疫紓困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早前政府因疫情而宣佈延後立法會選舉,全國人大常委會為處理「真空期」提供憲制法律基礎,通過第六屆立法會繼續履行職責的決定。希望議員能夠盡快重新工作,讓議會和社會正常運行。現在社會應該止息紛爭,聚焦抗疫紓困和恢復經濟,讓香港早日重回正軌。

生命安全比選舉更重要 拋開紛爭同心抗疫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選舉雖然好重要,但生命安全更可貴。面對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特區政府押後立法會換屆選舉,是對香港公共衞生安全和市民利益負責任的表現,既有利於全社會集中精力防疫抗疫,保障市民生命健康安全,也有利於選舉的公平公正。社會各界應該拋開紛爭,放下歧見,同心協力打好戰勝新冠肺炎疫情這一仗,幫助全港市民盡快走出疫境,回復香港昔日的繁榮。中央一直是香港的堅強後盾,不僅對於特區政府押後選舉的決定予以充分理解和支持,將為特區政府押後選舉提供不可撼動的憲制性法律基礎,消除可能因為司法覆核帶來的不明朗因素,而且會在防疫抗疫和疫後提振經濟方面全力支持香港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