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兩制」是和平的偉大事業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歷史告訴我們,悠悠歷史長河中,全世界在去殖民化過程中一貫地發生流血戰爭。很多國家在脫離殖民統治之後,都因為內亂而民不聊生,緬甸就是一個悲慘的例子。即使所謂「顏色革命」之後,國家仍長期處於貧窮狀態,烏克蘭的情況更令世人慨歎。當中有多少是有外國的無形及有形之手,歷史已逐一揭曉,受苦的是人民!
歷史告訴我們,悠悠歷史長河中,全世界在去殖民化過程中一貫地發生流血戰爭。很多國家在脫離殖民統治之後,都因為內亂而民不聊生,緬甸就是一個悲慘的例子。即使所謂「顏色革命」之後,國家仍長期處於貧窮狀態,烏克蘭的情況更令世人慨歎。當中有多少是有外國的無形及有形之手,歷史已逐一揭曉,受苦的是人民!
河南省連日暴雨,省內多地發生嚴重洪澇,逾百萬人受災。河南災情牽動港人的心,為支援河南同胞渡過難關,經民聯成員中的香港立法會議員、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合共捐款100萬港元,由經民聯主席盧偉國、副主席林健鋒、梁美芬和青委會副主席林顥伊今日(7月26日)向中聯辦遞交有關支票,由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院士代為接收。盧偉國表示,香港市民與內地同胞血濃於水,經民聯成員不但捐款支持賑災,表達心意,亦呼籲社會各界展現守望相助的精神,透過各種形式積極表達對同胞的關愛和支持。
中央為香港完善選舉制度,確保只有愛國者能進入管治體制,解決了誰可成為治港者的問題。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日前的講話則點出更深層次的問題:治港者要做什麼。他指出管治者要有5 個「善於」:善於在治港實踐中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善於破解香港發展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善於為民眾辦實事;善於團結方方面面的力量;善於履職盡責。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 周年大會上宣布一個令國民興奮的消息:中國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絕對貧困問題。面對史無前例的國際打壓,習主席不忘為國民打氣,中國人民絕不允許任何外來勢力欺負、壓迫、奴役,「誰妄想這樣幹,必將在14 億多中國人民用血肉築成的鋼鐵長城面前碰得頭破血流」。
經民聯自2012年創立以來,作為對香港懷有高度責任感的工商專業界代表,一直為香港發展盡心盡力。面對新時代、新格局,經民聯與時並進,今日(18日)發表《七一宣言》,提出在新時代的兩大口號「推經濟、惠民生」,並圍繞兩大口號推出四大綱領「推動良政善治、工商專業創富、市民共享繁榮、培養治港人才」;同時提出一大願景:「一國兩制」不僅五十年不變,五十年之後也不變。經民聯監事會主席林建岳博士強調,經民聯提出「推經濟、惠民生」兩大口號,就是要在香港社會重新樹立「發展惠民」這個主調,推動香港盡快走出政治鬥爭的泥沼,回歸經濟城市的定位,走上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正軌,切實回應香港社會對新時代搞好經濟民生的熱切期待。
近期商界推出多項優惠和抽獎,獎品五花八門,包括住宅單位、發展商消費券等,鼓勵市民在9 月前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引起社會熱議,預約接種疫苗人數也有所增加。香港商界經歷了2019 年社會騷亂和持續一年半的疫情後,仍然有財力推出優惠和捐出獎品,又樂意提供便利員工打針的措施,再一次證明商界的動力和市場生命力。
房屋問題是香港市民最為關心的頭號民生難題。經民聯今日發佈《香港十年安居計劃》建議書,並提出三大目標、五大建議,多管齊下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務求在10年內開發2,400公頃土地,增加65萬個公私營房屋單位,將人均居住面積由161平方呎增至200平方呎,創造60萬個就業職位。經民聯敦促特區政府要不失時機作出全面規劃,全方位統籌啟動政策措施,總體統領展開香港特區的「十年安居工程」,從根本上解決香港安居難的深層次矛盾,實現建構香港宜居城市的目標。
完善選舉制度,被視為是在公職人員宣誓的條例通過後,落實愛國者治港的另一步。去年6 月中央頒布的《港區國安法》,止暴制亂,即時見效,可謂一服止痛藥,但香港距離真正落實一國兩制仍有一段路程。香港特別行政區乃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一部分,750 萬香港人和14 億中國內地同胞是命運共同體。熟悉中國政治、歷史及一國兩制的人也許會同意,只有在香港選舉制度改革後,香港恢復繁榮穩定,方有機會達至普選及真正落實一國兩制。
《2021年公職(參選及任職)(雜項修訂)條例》5月21日生效,一批攬炒派區議員紛紛在《條例》生效前後辭職,以示不會宣誓效忠自己的國家及香港特區。《條例》旨在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在2016年對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的解釋和香港國安法對公職人員宣誓的規定,《條例》清晰訂明了擁護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提述的涵意、引入區議員須作出宣誓的規定、明確宣誓要求、劃一監誓人的安排、完善處理違反誓言的情況的機制,以及就相關情況在公共選舉中加入參選限制。宣誓本來是件自然不過、毫無困難的事,但對香港攬炒派來說,就難過登天。
近日眾說紛紜的是,在完善選舉工程制度的會議圓滿結束後,香港如何達至善治呢?不少人認為,選舉制度完善或改變後,沒有反對派的立法會,就會變成一言堂;但筆者認為,完善選舉工程,其實是一個給大家回到「一國兩制」初心的契機。對於香港特別行政區而言,無論過去、現在及未來,要走向善治,最重要的就是認清自己的優勢,明白自己的局限,找到自己在國家中的獨特角色,發揮自己的長處,再配合國家發展,才能在國際形勢上鞏固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