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存異締造政通人和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農曆新年過後,下星期財政司司長將發表本屆政府第一份《財政預算案》。市民期望財爺既能針對市民生活的難處,提供即時的紓困措施,特別對中小企和中產階層,可以在退稅、差餉寬免、父母和子女供養扣稅等方面有更大幅度的支援;也希望政府能大手筆地提升醫療和教育的水平,讓香港成為一個更宜居的城市。
農曆新年過後,下星期財政司司長將發表本屆政府第一份《財政預算案》。市民期望財爺既能針對市民生活的難處,提供即時的紓困措施,特別對中小企和中產階層,可以在退稅、差餉寬免、父母和子女供養扣稅等方面有更大幅度的支援;也希望政府能大手筆地提升醫療和教育的水平,讓香港成為一個更宜居的城市。
經民聯聯同Paws Hero動物英雄聯盟今日(2月11日)在維園舉行年宵攤位啟動禮。經民聯主席盧偉國表示,聯盟藉年宵攤位開幕禮為昨日大埔公路巴士意外的罹難者家屬致以最深切慰問,又為受傷乘客送上衷心祝福,祝願他們早日康復。
過去一年,股市樓市暢旺,政府的賣地及印花稅收入可以說「盤滿鉢滿」。不少傳媒都估計政府今年庫房「大水浸」,盈餘過千億。市民都十分期待新年過後宣讀的《財政預算案》能夠與民同樂,推出更多「派糖」措施令市民可以「開心過肥年」。然而在盈餘充裕之下,政府既需要考慮市民的需要,更應未雨綢繆,好好利用盈餘籌劃未來的發展,以彌補我們過去幾年因為政治紛爭所落下的差距。
英國首相文翠珊訪華三天,並在北京與國家主席習近平、總理李克強會見,雙方就深化雙邊經貿合作達成共識,並簽署了一系列合作協議。隨着英國對「一帶一路」倡議持積極態度,可以預見,雙方共通語言將會愈來愈多,彼此的經貿合作將面臨前所未見的機遇,令中英關係踏上新的台階。
有調查指香港連續八年成為全球樓價最難負擔城市,本港樓價佔港人年入息水平高達十九點四倍。私人住宅物業價格屢創新高、公營房屋輪候時間過長,不少港人難覓一個安樂窩。事實上,本港並不是沒有土地,但因爭拗重重,發展停滯不前。政府有責任迎難而上,積極謀劃未來土地供應政策,回應市民需求。
有報道指深圳市一七年的經濟生產總值(GDP)預計會超過香港,達到二點二萬億人民幣。近年深港兩地增長速度有明顯分別,深圳經濟增長百分比達到雙位數,相比之下,香港經濟雖然仍然向好,但預料全年經濟只有百分之三點七的增長幅度。
自「佔中」發生之後,社會呈現撕裂。曾經的黃藍對峙,辱警撐警,暴力衝擊還是警權過大之爭拗,在年月的洗刷之下,緊張的氣氛雖暫告緩和,但不同的政治取態令社會上一些港人失去了應有的理性和包容。對於社會的怨氣,市民有權力通過遊行示威來表達;但對於前綫維持秩序和治安的執法人員的工作亦應有足夠的尊重和理解。只有回復和平、理性、包容的社會,才能使香港長治久安,回到正軌。
新年伊始,社會各界皆期望香港能夠政通人和,讓政府聚焦於經濟民生。可是,部分冥頑不靈的人士,似乎不想讓香港的政治爭拗平息下來,他們肆意炒作「一地兩檢」議題,以危言聳聽的言論,抹黑人大常委會的決定,企圖挑動兩地矛盾,居心叵測。
二○一七年對於香港來說,是重要的一年。在特區成立二十周年之際,國家提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戰略構想,為香港經濟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礎;今年亦舉行了新一屆特首選舉,市民樂見特區政府開局順利;當然,立法會的工作仍是充滿挑戰,修改議事規則及處理「一地兩檢」安排,在議會內外皆是硬仗一場。
甫至十二月,又是畢業典禮旺季。莘莘學子本應昂首挺胸踏出學校大門,高拋四方帽,喻展翅高飛。然而,近日兩名港專學生卻在畢業典禮中,因公然違反奏國歌時肅立的規定,而被勒令離場,事件又再引起社會關注。近年,不斷有高校學生高舉表達自由的旗幟,屢屢在校內作出目無尊長、無視校規、損人辱己的行為,實在令人既無奈、又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