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能淪法外之地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修例工作停止了,但社會的動盪卻沒有休止。遊行、違法抗議甚至暴力事件,每周在不同地區上演,其規模一次比一次升級,手法一次比一次利落,教人既心痛、又擔憂。暴力無助解決問題,只會激發更多暴力,面對當前的困局,香港人必須齊心一致,制止所有形式的暴力與違法行為,否則香港將陷入以暴制暴的惡性循環。
修例工作停止了,但社會的動盪卻沒有休止。遊行、違法抗議甚至暴力事件,每周在不同地區上演,其規模一次比一次升級,手法一次比一次利落,教人既心痛、又擔憂。暴力無助解決問題,只會激發更多暴力,面對當前的困局,香港人必須齊心一致,制止所有形式的暴力與違法行為,否則香港將陷入以暴制暴的惡性循環。
歐洲議會日前通過決議案,促請香港特區政府撤回《逃犯條例》修訂、撤銷檢控「和平示威者」,以及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警方使用武力,與會者更呼籲歐盟及國際社會落實出口管制,阻止中國特別是香港獲得侵犯基本權利的科技,打開了西方國家極壞的先例。
由反對修訂《逃犯條例》引起的一連串政治對抗行動,通過個別傳媒和社交網站的發酵,已變成一場場暴力紛爭,一發不可收拾;示威者屢屢非法佔領道路、與警方發生衝突,衝擊立法會、以暴力去宣泄不滿。這些激進人士不尊重法律及其他人的自由,若社會繼續縱容其行為,將嚴重損害香港的核心價值。
香港回歸祖國二十二周年之際,香港因為修訂《逃犯條例》的爭議而引起多次示威遊行,更引發一場觸目驚心的衝擊立法會暴動。看到立法會滿目瘡痍,實在令我痛心不已。
經歷了兩次大型遊行、衝擊立法會和警察總部,甚至包圍稅務大樓及入境處,過去三星期的香港,充滿了怒氣與不滿。眼見社會氣氛轉差,對立情緒高漲,如果任由情況蔓延,豈止傷了和氣,更會影響香港的前程及營商環境。不同立場的人,是時候冷靜下來,想一想,香港未來的路該如何走下去。
這段時間的社會紛爭,牽動着香港人的心,令很多人痛心和憂慮。因修訂《逃犯條例》而引起的風波,隨着政府的道歉及回應,理應告一段落,讓社會回復平靜。市民都希望社會能有秩序運作,也希望平伏心情,繼續日常生活。
磚頭、竹枝、玻璃樽橫飛的一幕日前在金鐘重演,愛香港的市民都感到痛心、無奈。我必須譴責暴力行為,以及一班煽動市民和學生「包圍」的始作俑者,堵塞主要幹道、破壞公物,影響社會運作。
《逃犯條例》引起社會廣泛討論,對於政府接納了我們的意見,將移交犯罪的刑期門檻由三年上調至最少七年,以及規定提出引渡的國家或地區,必須由當地的中央機構提出,對此我感到歡迎,相信亦可進一步釋除社會大眾包括工商界人士的疑慮。
昨日立法會上,民主黨議員尹兆堅提出「不信任行政長官」的議案,這一動議純粹是無稽之談,甚至可以說是荒謬的。因為不信任議案的前提,是基於先有信任。請問反對派議員,自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上任以來,你們有過一分一秒信任過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和特區政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