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兩敗俱傷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回歸以來,香港憑藉「一國兩制」優勢和國家的大力支持,長期保持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成為雙向開放的貿易投資平台,協助國際企業進軍內地及亞洲市場,促進國際投資與貿易。香港獨立關稅區和貿易自主的地位是由《基本法》所訂明,而非任何其他國家單方面施予。香港的獨特地位一直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和尊重,經貿地位亦與其他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相等。

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容有失 (張華峰) – 評論文章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及亞洲的主要資本市場,金融服務業一直是其中最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同時,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對國家發展亦起着無可取代的作用。正如阿里巴巴回歸中國而選擇來香港上市一樣,是反映了一國兩制下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對國家發展所能起的獨特功能和貢獻。可惜,持續數個月的示威暴力活動,正在動搖着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筆者不禁要問,這種破壞香港根基的做法,難道就能夠達到示威者爭取的「初心」。

齊心協力 止暴制亂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11月14 日,正在巴西利亞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會議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就當前香港局勢重申中央政府的嚴正立場,強調止暴制亂、恢復秩序是香港當前最緊迫的任務。國家將繼續堅定支持行政長官帶領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依法施政,堅定支持香港警方嚴正執法,堅定支持香港司法機構依法懲治暴力犯罪分子。這值得社會各界重視。

粵港澳台青年撬動未來 (洪為民) – 評論文章

第四屆前海粵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準決賽暨創客營在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啟動。大賽主題為「What’s Next 誰能撬動未來」,今年在廣東、香港、澳門三個賽區基礎上,新增台灣賽區;今年比賽參賽項目超過2000個,獎金總額超過700萬元,其中粵、港、澳、台四個分賽區獎金各100萬元,總決賽獎金300萬元,支持粵港澳台四地青年創新創業。

莫使香港陷暴力深淵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激進分子發起的所謂「黎明行動」,令香港陷入最黑暗的時期。他們為達到「三罷」的目標,竟公然破壞地鐵及堵塞馬路,導致市民上班上課大混亂,有人更四處掟汽油彈、到商場大肆破壞,甚至火燒不同政見的市民,試問這是文明社會、國際之都容得下的行為嗎?

毀滅法治 談何改革?(梁美芬) – 評論文章

過去四日發生了多宗令人觸目驚心的暴力事件,激進示威者「私了」不同政見的平民,情況變得愈來愈嚴重。前日在馬鞍山,一名男子因與示威者口角衝突,結果在眾目睽睽之下遭人淋易燃液體並點火,頓成火人,要送院治理,據報四成皮膚燒傷,情況危殆,殘忍程度令人震驚。

止暴先闢謠 同心護香港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自從今年初政府提出修訂《逃犯條例》以來,社會上已充斥各種失實言論,有人刻意散布虛假的消息,誇大毫無根據的猜測來抹黑政府。很明顯,造謠是為了製造社會混亂,迷惑人心。當激烈的街頭衝突爆發之後,我們更見到鋪天蓋地的謠言,以煽情誇張的手法傳達到香港的每一個街角。謠言止於智者,可惜在沸沸揚揚的社會之中,圖文並茂更適合已經情緒化的大眾,香港彷彿容不下一點理性思考的空間。

為香港的福建人說句公道話 (張華峰) – 評論文章

持續近5個月的「反修例風波」中,最令我痛心的,是有人刻意挑起族群爭端,將在香港的福建人,抹黑為暴徒,見人就打。身為福建人的一分子,我不得不為福建人說句公道話,福建人一向和諧共處,從不會無事生事,撩是鬥非。福建人團結互助、熱愛祖國、熱愛家鄉,尤其在北角這個小社區中,幾乎人人都相識,根本不會無端在北角打人。對於這種企圖分化香港人的做法,我予以嚴厲譴責。

支援無辜受害人要快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政府推出了3輪紓困措施,涉及金額逾200億元,但公眾反應冷淡。反觀李嘉誠基金會上月底宣布撥款2億元,合資格的中小型食肆每間可於今個月底前獲發6萬元「應急錢」,立即廣受中小企和飲食業界歡迎。他們形容李嘉誠先生的計劃是「及時雨」,但政府措施則不僅遠水不能救近火,最大問題是效率太慢。筆者近期積極倡議政府參考英國處理2011年騷亂的經驗,成立委員會調查騷亂成因以及調撥資源讓法院加快處理案件之外,支援受騷亂影響的市民和商戶的做法也值得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