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為民服務改善民生切心(龐朝輝) – 評論文章

特區政府日前公布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對區議會的組成方式及議席產生辦法進行改革,改革後的議席數目將與過去相若,議員薪酬及福利亦將維持;另外,政府為區議會選舉引入資格審查制度,貫徹「愛國者治港」原則,亦引入區議員履職監察制度,加強對議員的監察,且指定由民政事務專員出任區議會主席,並強化地區治理架構,設立由政務司司長領導的「地區治理領導委員會」。

為優質地區治理帶來突破(梁美芬) – 評論文章

行政會議昨日通過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方案建議新一屆區議會的產生辦法採取「直選、地區委員會界別選舉、委任」混合模式,由分區委員會、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地區防火委員會(俗稱「三會」)的委員投票產生地區委員會界別議員,地區委員會界別議員、委任議員各佔四成議席,直選佔兩成。直選參選人除要當區選民提名外,亦需取得「三會」委員合共9個提名,區議會並引入資格審查制度;由民政事務專員擔任區議會主席,親自帶領區議會處理民生事務。

經民聯全力支持特區政府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

特區政府今日公布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經民聯對此表示歡迎和全力支持。經民聯認為,區議會是香港地區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改革後的區議會,不但可更好地發揮政府與市民的橋樑角色,做到下情上達,提升本港地區管治效能,而且在社會上具有更強的認受性,為香港由治及興、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完善區議會職能 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盧偉國) – 評論文章

行政長官李家超近日宣布特區政府已展開地方行政及區議會改革檢討,並提出改善地區治理架構三大原則,確保未來安排符合基本法及「愛國者治港」原則,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經民聯認為,本港要完善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在地區層面做到良政善治,現行地方行政制度有必要進行改革。經民聯支持特區政府提出的三大原則,期待改革後的區議會可以回歸其本來定位,以更好地發揮服務社區的功能。

提升旅遊質素 長遠增港吸引力(龐朝輝) – 評論文章

本港受疫情蹂躪逾3年,現今疫後復常,旅遊限制亦已完全解封,很多港人亦已趁早前節日連假外遊。香港向來是外向型經濟體,零售和旅遊業佔了很重要的經濟地位,疫情前一個長假往往有百多萬旅客來港,而內地旅客差不多佔逾7成;現時正值本地旅遊業復甦的階段,但礙於很多旅遊界從業員在疫情期間已轉行,影響本港應付旅客的能力,現時包括導遊、客運人員及航空業也在搶人才,相信「五一」黃金周長假是真正考驗本港旅遊及零售業的時候。

要旅業長遠「通勝」 香港宜擴大格局(黃進達) – 評論文章

相較2018年「五一黃金周」訪港旅客數量的394.1萬人次,相信香港要回到這個頂峰數字還需要一段時間和努力,畢竟經歷了黑暴和疫情的衝擊,內地遊客數量大幅下降,最高佔比78%訪港旅客總量的內地旅客幾乎斷流,致令香港的旅遊業一直幾近冰封。終在本年初兩地取消入境隔離及核酸檢驗,並復辦內地赴港簽注,香港旅遊業終於在後疫情時期迎來曙光,相信不少人會以到臨的「五一黃金周」作為觀察指標。

兩個旅業觀察:五一反映局部復甦,港府宜擴文旅格局(黃進達) – 評論文章

旅遊業當然非常希望內地旅客於五一期間重來香港,相關行業對此亦摩拳擦掌。疫情前後對比,特別以未經黑暴與疫情洗禮、2018年「五一黃金週」訪港旅客數量的394.1萬人次,預期以本年度「五一」訪港內地旅客人數與之相較,未必能夠回到這個頂峰數字。三年業界的冰封狀態,要完全回氣相信還需要一段時間和努力,加上在這幾年之間整體環境的變化頗大,內地旅遊城市亦投入不少資源參與競爭,香港旅業需要分析內外部環境因素,重新認識這個闊別三年的內地旅客大市場。

灣區城市優勢互補 實現高質發展(梁美芬) – 評論文章

行政長官李家超率領政府官員和立法會議員考察大灣區內地城市,為行政立法良政善治翻開新的一頁。李家超結束行程時強調,今次訪問只是一個起點,香港要「追、追、追!」即「追時間、追結果、追前列」。在當前行政立法空前團結的堅實基礎上,我們應共同思考如何將「愛國者治港」推上新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