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求撤銷人大常委決定,重新啟動政改程序議案 – 發言 (張華峰)
主席,有關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的第二輪諮詢,還有一個多月便要結束。在香港大部分市民都熱切期盼可以在2017年“一人 一票”普選特首時,何秀蘭議員卻提出“尋求撤銷人大常委決定,重新啟動政改程序”的議案,這恐怕對促成政改共識,只會起到南轅北轍的後果,亦會跟“一人一票”普選特首的目標越行越遠,最後只會剝削廣大市民親手選特首的機會。
主席,有關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的第二輪諮詢,還有一個多月便要結束。在香港大部分市民都熱切期盼可以在2017年“一人 一票”普選特首時,何秀蘭議員卻提出“尋求撤銷人大常委決定,重新啟動政改程序”的議案,這恐怕對促成政改共識,只會起到南轅北轍的後果,亦會跟“一人一票”普選特首的目標越行越遠,最後只會剝削廣大市民親手選特首的機會。
特首在今年《施政報告》第一○七段表示,政府會深入研究全港的公共交通布局,檢視在鐵路網絡擴展下其他公共交通服務的角色。我認為,正如本人參與修訂、並在一月上旬立法會通過的一項議案指出,政府應盡快展開第四次整體運輸研究。
主席,何秀蘭議員提出的議案主題是“尋求撤銷人大常委決定,重新啟動政改程序”。這項議案只能視為政治表態,在現實上根本行不通。眾所周知,爭取2017年在香港落實普選行政長官,是中央政府、香港特區政府及大部分香港市民的共同願望。特首在2014年7月正式啟動政改“五部曲”的程序,就行政長官產生辦法的修改問題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人大常委會”)提交報告。
主席,為何會有八三一決定?時序十分重要。記得在2013年年初,當時戴耀廷提出非法佔領中環,癱瘓警隊等驚人言論後,我與他辯論過很多次。其中2013年3月的《明報》引述了我的話:“如果
戴耀廷繼續說這些話,這樣下去,中央必定會變得更保守,政改必然會倒退,停滯5年至10年。”當時他們找人猛烈攻擊我,因為他們不相信。
立法會反對派議員發起的「拉布戰」和「不合作運動」已嚴重影響新工程項目的審批,本人和其他建制派議員都十分關注審批基建項目撥款進度緩慢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種問題。工程撥款延誤除了令建造工程成本上升,浪費公帑之外,還將嚴重影響從業員生計,更會影響議會正常運作,令政府施政舉步維艱,窒礙經濟民生。
上周的一個晚上,我和業界代表,包括界別內十個協會,再加上多位業內資深人士,就涉及業界經營狀況、以及港交所(00388)剛剛進行有關收市競價及市場調節機制諮詢,跟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進行交流。事後有傳媒以「李小加張華峰『世紀飯局』破冰」的大字標題作了報道。雖然標題有點誇張,但會面氣氛的確比較融洽。
美國傳統基金會公布的全球經濟自由度報告顯示,香港連續二十一年高踞榜首,惟整體評分與屈居第二的新加坡愈拉愈近,實際上香港僅僅「贏個馬鼻」。我認為,社會各界不能掉以輕心,必須守護香港作為最自由經濟體的桂冠。
香港經濟民生聯盟今日(1月29日)邀請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出席聯盟舉辦的「第二輪政改諮詢座談會」,不少與會者均鼓勵政府盡最後努力爭取泛民支持通過方案;經民聯將全力支持在《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的框架下,促成通過政改方案,並呼籲各界聚焦討論普選特首的具體產生辦法。
主席,泛民議員於去年發起“不合作運動”,在立法會內發起一連串“拉布”行動,以致財務委員會(“財委會”)審批撥款的進度大受影響,政府工程項目進度大大落後,除了嚴重削弱本港的競爭力外,納稅人更因此要承擔額外數以十億元計的建築費用,並且造成了很多無形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