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經民聯促政府盡快推港康碼
消除與內地通關障礙

香港新冠疫情已漸趨穩定,連續多天錄得本地個案「清零」,首劑疫苗接種率亦達約六成半,但香港仍未與內地恢復通關。經民聯今日指出,特區政府一直未有推出有效和與內地對接的「港康碼」系統,是粵港兩地恢復正常通關的主要障礙,促請特區政府以香港市民的福祉為依歸,立即推出可與「粵康碼」互通的「港康碼」。經民聯又敦促新任衞生署署長盡快推動健康碼於香港正式使用,並委任工商界代表、經濟學者入加兩地通關對接專家小組,以促進兩地盡快恢復通關。

落實「愛國者治港」 推動良政善治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2021年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順利舉行,新的選舉委員會正式誕生。這是中央實施香港國安法、完善選舉制度之後進行的第一場選舉。是次選委會選舉意義重大,是穩健邁出落實「愛國者治港」第一步,期待新當選的全體選委以謙虛謹慎、擔當作為的態度,努力為香港繁榮穩定把好關,選出符合「五個善於」標準的合格治港者,推動香港真正實現良政善治。

落實良政善治 促發展解民困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新選制下的選委會選舉,為「愛國者治港」、實現良政善治踏出重要一步。未來香港社會必須致力修補社會撕裂,凝聚民心,在愛國愛港的旗幟下促成最廣泛的團結。要實現國家對香港的殷切期盼,非一朝一夕可以成事,未來的治港者不只是管治能力強的堅定愛國者,亦要善於破解香港發展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消除各種社會痼疾和深層次矛盾,運用施政業績爭取民心。

把握「十四五」拓展專業服務發展空間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香港的工程業界和其他專業服務界別,都希望增加經營內地業務的機會,推動兩地業界資格互認。中央宣講團是次來港宣講國家「十四五」規劃,顯示國家重視香港持續發展。在國家政策支持下,香港專業服務界別期待可以進一步完善資格互認、職稱對接等機制和措施,讓業界得以更加融入國家「雙循環」的格局,共謀發展。

良政善治寄望殷 聚焦發展惠民生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香港國安法實施,以及完善選舉制度後,市民對良政善治寄望甚殷,本港社會各界應把握時機,推經濟、惠民生。政府應大力發展新界、制訂全面融入國家發展和疫後復甦策略、統籌香港參與國家「一帶一路」策略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先進創新製造業的「再工業化」,以新思維、新規劃、新元素,妥善解決社會存在的深層次問題,為年輕一代提供更多向上流機會。

經民聯提《施政報告》八大範疇過百項建議
促以全新思維開發新界土地
造福全港市民

經民聯領導層今日(8月17日)與特首林鄭月娥會面,就新一份《施政報告》提交一系列重要建議。經民聯監事會主席林建岳博士向特首表示,經民聯的建議書以「開發土地 造福香港」為主題,提出八大範疇共100多項的政策建議,其中重點就如何開發新界提出一系列方案。林建岳強調,開發新界不單可紓解香港房屋問題,更關係香港的未來發展。經民聯期待特區政府以新思維、新規劃、新元素,全面開發新界,釋放新界土地,將新界打造為「安居之區」、「融合之區」和「創科之區」,以造福全港市民。

經民聯成員捐款100萬支援河南賑災

河南省連日暴雨,省內多地發生嚴重洪澇,逾百萬人受災。河南災情牽動港人的心,為支援河南同胞渡過難關,經民聯成員中的香港立法會議員、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合共捐款100萬港元,由經民聯主席盧偉國、副主席林健鋒、梁美芬和青委會副主席林顥伊今日(7月26日)向中聯辦遞交有關支票,由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院士代為接收。盧偉國表示,香港市民與內地同胞血濃於水,經民聯成員不但捐款支持賑災,表達心意,亦呼籲社會各界展現守望相助的精神,透過各種形式積極表達對同胞的關愛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