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不容攬炒派「假制衡」「真攬炒」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鄧小平於1987年見香港草委會時說:「香港的制度也不能完全西化,不能照搬西方的一套。香港現在就不是實行英國的制度,美國的制度,這樣也過了一個半世紀了。現在如果完全照搬,比如搞三權分立,搞英美的議會制度,並以此來判斷是否民主,恐怕不適宜。」鄧小平清楚指出香港不實行西方式的三權分立,並提到衛奕信向他表示以循序漸進的形式進行政制改革等比較務實可行的思路。

愛國者治港合情合理合法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全國人大常委會就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作出決定,港澳辦、中聯辦均發聲明,指人大為規範和處理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基礎,具有不容挑戰的權威性,兩辦聲明同時強調,鄧小平早就指出,「港人治港」有個界線和標準,就是必須由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來治理香港。愛國是一個社會公民所須懷有的高尚情操。愛國情操既有感情,亦有理性,是法、理、情的辯證統一,是一個公民構建其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前提和基礎。香港特別行政區從來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都能找到強有力的法理依據。因此,熱愛祖國是港人所須懷有的高尚情操。本文將從公民層面、政治層面和法律層面三個維度對應有的愛國情操進行分析闡述。

勿被牽着鼻子走 促強制全民檢測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特首林鄭月娥日前赴京,正值大埔發生社區小型爆發,因此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接見她時將話說得很白:「希望香港把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特首向傳媒承認香港「還需要繼續努力才能達到一個可以解除14 天檢疫安排的標準」,希望給予內地更大信心,意味特首赴京爭取港人回內地豁免檢疫一事上無功而回。筆者毫不感到意外。

留任阻特權法查騷亂?反對派葉公好龍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昨天本應是第7 屆立法會的首次會議,但礙於新冠肺炎疫情,立法會選舉未能如期在9月舉行,變成了第6屆立法會的延續。24 名反對派議員最終有21人留任,而反對派內部爭論去留期間,胡志偉、楊岳橋、林卓廷等多次揚言,留任是要阻止筆者引用《特權法》調查反修例運動。反對派竟然反對甚至揚言要阻止立法會運用特權法,可謂世事如棋局局新。

強制檢測 有何不可?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香港醫療系統一向山頭林立,今次少數醫護的排外心態更加成為抗擊疫情的障礙,由健康碼、全民檢測、臨時醫院、檢疫設施、醫護人手等都反映陳肇始局長決定進退失據。筆者一直認為應該全民強制檢測,將隱形病人「清零」,藉此徹底斷絕隱性傳播。當年港府推出9年免費教育,不也是強制嗎?陳肇始該硬的不硬,予人感覺怯於政治阻力,只願推行自願檢測,錄得178 萬人次參與,只佔人口比例約兩成,令推出健康碼的時間不斷拖延。

經民聯慰問國家核酸檢測支援隊表謝意

為期14天的香港「普及社區檢測計畫」將於今日(14日)晚上8時圓滿結束,當中由國家衞健委派出的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人員辛勞多日,為檢測和截斷本港社區內的隱形傳播鏈盡心盡力。經民聯多名領導和地區骨幹今日分批來到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的臨時氣膜實驗室「火眼實驗室」,向支援隊人員予以慰問,感謝他們的無私付出。

取消通識必修必考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選舉政綱承諾任內會優化高中文憑試的評核準則,包括通識科的評分方法、簡化校本評核模式。她在今年5月接受專訪時,承諾今年內一定會交代如何處理通識科。據悉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的工作已到最後階段,很快就會向政府提交報告。相信全港很多市民和家長都會金睛火眼,關注稍後的《施政報告》,特首會否對通識科推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經民聯向特首提《施政報告》建議
促抗疫不忘部署復甦經濟
打造「亞洲醫療健康投資平台」
設30億基金助港企拓「內循環」商機

經民聯領導層今日(9月9日)與特首林鄭月娥會面,就新一份《施政報告》提交一系列建議。經民聯監事會主席林建岳博士表示,今年聯盟的建議書以「拼經濟,保民生,衝出『疫』境」為主題,涵蓋兩個主軸、四大範疇、十大專項建議,建議特區政府當務之急,是既要全面防疫抗疫,又要在疫情進一步放緩之時,為「後疫情時代」復甦經濟作出部署,主動參與國家「十四五」規劃及對接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實現國內國際市場「雙接軌」,令香港內外經濟活動盡快恢復和改善民生。

經民聯晤特首倡向失業人士月派$8000
促推第三輪抗疫基金補漏拾遺
盡快推行「港康碼」

經民聯立法會議員今日(8月12日)與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會面,就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對本港帶來的衝擊,聯盟各個業界議員仔細收集不同業界對不同支援措施的意見,並在最短時間內向特首反映,爭取解決問題。經民聯主席盧偉國在會見傳媒時表示,目前香港社會逐步回復穩定,希望政府重新聚焦於解決各類經濟和民生問題,急市民所急,並盡快檢視現時防疫抗疫基金和其他支援措施不足的地方,從速補漏拾遺和加碼支援各行業中小企及各階層市民,以達至「撐企業、救經濟」的目標,特首對此反應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