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企業 渡過年關(林健鋒) – 評論文章
環球經濟復甦步伐不似預期,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的調查發現,58%受訪中小企表示業績未能回復至疫情前水平,有57%表示缺乏現金流,亦有57%表明營運成本增加,可見香港中小企面臨多項營商挑戰。年關將至,我期望政府加大力度支援中小企,銀行亦宜「手下留情」,幫助中小企「捱過」年關,避免出現倒閉潮。
環球經濟復甦步伐不似預期,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的調查發現,58%受訪中小企表示業績未能回復至疫情前水平,有57%表示缺乏現金流,亦有57%表明營運成本增加,可見香港中小企面臨多項營商挑戰。年關將至,我期望政府加大力度支援中小企,銀行亦宜「手下留情」,幫助中小企「捱過」年關,避免出現倒閉潮。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正就下月底發表的《財政預算案》徵詢社會各界意見。政府上月預測今個財政年度在計及發債所得後,綜合財政赤字會超過1000億元,遠較去年發表預算案時估計的約570億元高。坊間就增加庫房收入提出不同建議,包括開徵離境稅、研究就加密貨幣徵收印花稅、公共服務收費加價等。事實上過往亦有人提出過開徵新稅,惟香港以低稅率及簡單稅制聞名,對於開徵新稅應當審慎考慮,三思而行。
經歷三年疫情後,政府於去年啟動「你好,香港!」大型推廣活動,送出50萬張機票,並在全球作宣傳吸引旅客訪港,令旅遊和零售產業在2023年漸見起色。剛過去的元旦,政府舉行歷來最大型跨年倒數煙花匯演,吸引近20萬名內地遊客訪港,破盡疫情後通關單日紀錄。
香港剛迎接了疫情後首個聖誕,長假期間街道晚間人潮鼎盛,旅遊區以商場為主等以節日優惠和各類型活動炒熱氣氛,銷情錄得升幅,不過市場尚未完全恢復疫情前水平,香港仍需繼續多管齊下吸引更多不同旅客來港。
繼「高才通」後,政府再出招搶人才、搶資金。俗稱投資移民的「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細節出台,在港投資股票、基金、債券、非住宅物業等資產合共3000萬或以上的投資者,可申請來港。新計劃有助投資者更靈活地處理投資部署,對招商引資帶來積極作用;同時有助豐富香港的人才庫,鞏固香港資產及財富管理中心地位,值得各界支持。
翱翔天際的「飛行夢」一直是人類追求的美好夢想。這個星期相信很多航空「發燒友」都會很高興,因為由國家自主研製的C919和ARJ21飛機已由上海飛抵香港,亦是首次在港展示。兩架飛機落地後民航處及香港機場管理局以「水門禮」迎接,其後亦會停泊香港國際機場,供獲邀的業界人士及青年團體等參觀。C919飛機在天氣情況許可下,明天更會飛越維港,市民可於維港兩旁欣賞國產飛機的風采。
國家載人航天工程代表團日前訪港4天,與包括中小學生在內的各界人士近距離交流,並參與全港歡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代表團大匯演等活動,令本港掀起航天科技發展的討論熱潮。香港具備稅務、法制及人才等優勢,未來能夠更深入地參與國家的航天科技發展,為國家航天科技建設作貢獻。
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日前閉幕,要數最令世界矚目的,必然是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拜登於會前舉行了長達4小時的會晤,並達成了多項共識。「習拜會」向世界傳遞了中美兩國和平共處的信號,暖風吹來,香港商界熱切期待亞太地區重現和平發展,提振各界對香港前景的信心。
拼經濟、謀發展,不僅靠政府推出良策妙計,亦需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在國際關係緊張、外圍環境複雜多變下,商界更需要團結堅定配合政府施政方針。香港總商會聯同多個外國商會代表上周赴京,拜會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夏主任充分肯定總商會對香港經貿發展發揮的重要作用。而夏主任日前亦都南下深圳與商界人士會面,顯示出對商界的重視,肯定商界對社會作出的貢獻,願意聆聽商界意見,了解社會各階層人士需要。
行政長官早前公布的新一份《施政報告》,當中提出多項土地及房屋措施。經民聯今日(15日)召開記者會,就有關措施實施後的最新市況作出回應,並公布一份關於推動大規模老舊公屋重建的研究報告,促請特區政府盡快全面落實「全民安居三部曲」,包括加快公屋重建、推動樓市全面「撤辣」復常、推動「聯廈聯管」完善「三無大廈」管理。經民聯表示,「三部曲」不分先後,涵蓋公屋、私樓和「三無大廈」,涉及全港各階層,促請特區政府接納聯盟建議,同步推進,多管齊下改善市民居住環境與房屋問題,真正做到「為社區謀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