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應是完善地區治理的好幫手(李超宇) – 評論文章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地區行政檢討進入尾聲,並指區議會未來仍然會保留,且會有一定選舉成分,並強調政府不容許區議會成為「港獨」平台,干擾政府施政,將來的區議會將會去政治化。政府願意直面區議會的制度問題,實在值得鼓勵,而區議會制度過去也弊病叢生,進行改革是符合香港長遠利益之舉。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地區行政檢討進入尾聲,並指區議會未來仍然會保留,且會有一定選舉成分,並強調政府不容許區議會成為「港獨」平台,干擾政府施政,將來的區議會將會去政治化。政府願意直面區議會的制度問題,實在值得鼓勵,而區議會制度過去也弊病叢生,進行改革是符合香港長遠利益之舉。
隨着香港全面通關復常,訪港旅客有上升趨勢,近日紅磡和土瓜灣有大批旅客重臨,有居民反映構成滋擾,旅遊業監管局要求業界落實改善措施。香港是國際都會,深受旅客歡迎,旅遊業亦是香港的重要支柱,因此更要重視旅客的旅遊體驗,維護香港「旅遊之都」的良好形象,同時亦要顧及社區的承擔力,勿因遊客太多而滋擾當區居民生活。政府應從多方面着手完善內地團香港遊的安排,達至香港形象、旅客體驗、居民利益多贏。
隨着與內地全面通關,兩地交流變得頻繁。香港廣州青年總會近日就帶領香港城市大學學生訪穗。不少年輕團員更是首次體驗以「回鄉證」作為鐵路票乘搭高鐵,感覺新鮮。過程中,各項出入境和鐵路服務大致暢順。然而,團體購票回港便變得一票難求,最終還是乘坐大巴返港。對初次來穗的團員們,直觀感受會不利於塑造「一小時生活圈」的概念。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兼顧了民生需要及香港未來發展,亦有一些比較創新的內容,在發表前已經深受社會各界關注。對於應否再次派發消費券的問題,預算案決定向合資格的港人派發總額為5,000元的消費券,這相信會受大部分市民的歡迎。
前年英國推出計劃,讓持BNO的港人移居英國。早前英國政客發布影片,表示計劃讓港人得以在英國生活工作並享受自由,又「讚揚」港人對英國社會及經濟的貢獻,歡迎更多港人移英。然而不少港人在移居英國後生活不見得有所改善,更有移英港人因生活困苦而輕生,可見現實並不如宣傳般美好。
全國人大常委會就香港國安法第十四條和第四十七條作出解釋,具有最高權威性,香港特區行政、立法、司法機關都必須遵從和落實。釋法明確香港國安委承擔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定責任,有權對是否涉及國家安全問題作出判斷和決定,具有可執行的法律效力;也明確了香港法院在審理案件中,如遇有涉及有關行為是否涉及國家安全,或者有關證據材料是否涉及國家秘密的認定問題,應取得行政長官發出的證明書,上述證明書對法院有約束力;同時也明確了沒有全面本地執業資格的海外律師代理國家安全案件,屬於香港國安法第四十七條所規定的需要認定的有關行為,如特區法院沒有就此問題提出並取得行政長官發出的證明書,香港國安委應當履行法定職責,對該等情況作出相關判斷和決定。
民青局日前發布「青年發展藍圖」,推出逾160項有利青年發展的措施,明晰未來香港青年政策的發展方向,亦顯示了特區政府革新青年政策的決心。下一步的挑戰,是要將160項政策落實到實處,並按照社會及青年的需要持續更新完善。
12月5日,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就「簡約公屋」作出討論,有議員質疑「簡約公屋」的造價過貴,而且使用期限較短,不符合成本效益,因此對計劃有保留。立法會要監察公帑的有效使用是合情合理的,然而政府在短短一個多月內已向立法會提交文件交代了「簡約公屋」的初步安排,亦可見政府要在房屋問題上做到「提速、提效、提量」的決心。
黎智英涉違香港國安法案將於12月1日開審,被告申請聘用英國御用大律師Tim Owen為其抗辯。高等法院首席法官潘兆初指本案的法律議題「尤其艱澀、複雜」,將影響本港法律發展,因此批准海外大律師Tim Owen代表被告出庭。就此律政司一方提出上訴申請,惟上訴庭於11月9日駁回上訴,維持批准Tim Owen出庭的決定。香港奉行普通法制度,黎智英案未來必定是香港國安法的重要判例,此案的發展將對本地法律發展造成根本性的影響。
有「覆核王」之稱的郭卓堅早前就政府不承認2萬張由7名被捕西醫簽發的「免針紙」入稟高等法院要求司法覆核,並向法律援助署申請法律援助,被法援署拒絕。郭卓堅自2006年起多次提出司法覆核,濫用法律資源,這次法援署拒絕其法援申請可謂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