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務實重視團隊 (林建岳) – 評論文章

李家超獲得七百八十多位選委提名參選新一屆特首選舉,他提出的「同為香港開新篇」競選口號以及施政理念,得到各界的共鳴和支持,大家都欣賞他務實作風,重視團隊精神及團隊力量,樂意同公務員團隊以及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他在參選宣言提到三大方向目標,展現了未來施政的願景,回應了各界對社會發展的關切,相信他有能力帶領香港抓緊機遇,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造福市民。

社會復常 務實有序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經過第五波疫情合共三個多月的困擾,社會有序「復常」迎來曙光!政府宣布下周四起作首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包括限聚令四人,恢復晚市堂食至晚上十時,四人一枱,重開體育處所、戲院、主題樂園等,我認為,這是全民團結抗疫三個月的果實,得來不易,而政府今次於穩控疫情、公眾利益及經濟發展三方面取得艱難平衡,這將是社會有序「復常」踏出務實的第一步。

藉換屆契機 研港抗疫新出路(龐朝輝) – 評論文章

本港第 5 波疫情經歷海嘯式爆發後,在最近一星期單日新增個案已維持 1,000 至2,000 宗上下,並漸呈下降趨勢。雖然現階段疫情仍是膠着狀態,但經歷百多萬人感染,加上超過 9 成人口已接種一針或以上疫苗,再爆發的機會相信已大幅降低,除非再有變種病毒擴散。

扶貧宜對症下藥 忌藥石亂投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立法會近日就改革香港的扶貧政策和策略展開了一番熱烈的討論,近年香港貧窮問題日趨嚴重,社會貧富差距逐漸擴大,形成某種深層次矛盾,是不爭的事實,而且主要依賴公帑「補底」扶貧的傳統辦法也愈來愈顯得不足夠。因此,特區政府確實需全面檢討扶貧政策及策略,進行必要的改革。但扶貧只宜對症下藥,切忌藥石亂投。

強化抗疫成效 堅定落實「清零」(梁美芬) – 評論文章

衞生防護中心昨日公布新增5823例確診,再多120人染疫過世。至目前為止,第五波疫情累計超過115萬人感染,7732人死亡。最近,很多專家講第六波疫情已經在路上,如果不未雨綢繆,感染人數又將達到數百萬人,這是所有人都不願看到的。香港到底應該走什麼樣的抗疫路,才能降低市民的感染率及染疫死亡率呢?

把握勢頭 強化金融角色(林健鋒) – 評論文章

第五波疫情稍為緩和,香港由今日開始取消英美等九個國家的「禁飛令」,並將入境檢疫期縮短至最少七日;新加坡隨即宣布一連串接近「回到疫情前」的寬鬆政策,包括已打兩針的旅客入境毋須隔離。新加坡想做亞洲首屈一指的國際金融中心,是路人皆見的事實,問題是,如果香港不想將寶座拱手相讓,在現階段及疫情過後,如何部署急起直追、收復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