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紓困不成功 重振經濟會落空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日前,經民聯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交2021至2022年度《財政預算案》的建議。「抗疫紓困,重振經濟」,這兩大主軸就像一個銅錢的兩面:抗疫紓困不成功,重振經濟會落空。作為負責任的政府,不能對民間疾苦坐視不理,反而應該在社會困難時期推出逆周期措施,作出適當投入,以達至在疫情下「重振經濟,改善民生」的目標。
日前,經民聯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交2021至2022年度《財政預算案》的建議。「抗疫紓困,重振經濟」,這兩大主軸就像一個銅錢的兩面:抗疫紓困不成功,重振經濟會落空。作為負責任的政府,不能對民間疾苦坐視不理,反而應該在社會困難時期推出逆周期措施,作出適當投入,以達至在疫情下「重振經濟,改善民生」的目標。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近油麻地及佐敦爆發疫情,特區政府亦立刻劃出區域,實施強制檢測,遏止疫情大肆擴散,展示其結束疫情的決心。首批新型冠狀病毒疫苗預計最快下月到港,社會慢慢見到曙光;當務之急是按疫情發展、市民接種情況等變數,審視以往的防疫政策,並作出調整,令經濟與社會維持正常運作。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印發《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行動重點項目包括︰1.加快工業設備網路化改造;2.推進企業內網升級;3.開展企業外網建設;4.深化「5G+工業互聯網」;5.構建工業互聯網網路地圖;6.完善標識解析體系建設;7.加速標識規模應用推廣及8.強化標識生態支撐培育。
筆者2008 年加入立法會和議事規則委員會,親眼目睹黃毓民打開了議會暴力的潘朵拉盒子,在莊嚴議會內向特首「掟蕉」。自此,議員行為不檢被主席逐離場變成家常便飯,離場後就辦自己的事,包括去茶座歎咖啡等。下次會議又依然故我,罰離場對違規議員來說毫無代價,沒有阻嚇力可言。
由特區政府和貿發局舉辦的第十四屆亞洲金融論壇(AFF)將於下周舉行。受疫情影響,今年論壇移師網上,我們希望善用科技,讓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和業界翹楚透過網上平台交流分享,探討疫下環球經濟所面對的挑戰和機遇,尋求合作機會。
已故粵劇名伶新馬師曾,在《萬惡淫為首》中的一句「冷得我騰騰震」,不但繪影繪聲表達出飢寒交逼的困境,對今日各行各業而言,更是寒流襲港下被新冠肺炎打擊到「腳軟難行」的寫實。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支持者日前闖入華盛頓國會大樓,試圖阻止國會議員認證美國大選結果,最終演變成警民衝突,事件造成五人喪生,包括一名被警察開槍射殺的女示威者,至少八十二名示威者被捕;一幕幕衝突及流血場面震驚全球。
去年6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全票通過香港國安法並納入基本法附件三,由香港特區政府公布實施。國安法第六條訂明「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在參選或者就任公職時應當依法簽署文件確認或者宣誓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當中對「公職」的定義比起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的要求有所增加,行政長官選委、政府官員及公務人員和區議員也需要依法宣誓或簽署文件確認。對此,攬炒派眼見來年在選委會搶灘的如意算盤打不響,就連區議員議席也岌岌可危,自然諸多阻撓和異議。
香港飽受四波疫情衝擊,未能「斷尾」,多個行業非死即傷,業界和市民生活苦不堪言。在防疫抗疫的同時,我們也要思考如何兼顧社會經濟發展,取得平衡,尤其善用科技加強防疫,嘗試逐步重啟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