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香港經濟民生聯盟持續跟進非法民宿問題
向民政局副局許曉暉建言

內地新年農曆新年長假在即,不少內地旅客將來港旅遊,酒店房間勢將爆滿,部份旅客可能轉投非法民宿。雖然民政署牌照事務署會按投訴去執法,但現時旅館牌照條例未能予執法部門有效檢控經營非法旅館人士,加上阻嚇力亦不足,令非法民宿死灰復燃。

經民聯年宵攤位-「傷健共融營商站」開幕禮

經民聯於沙田開設的年宵攤位今日 (2月5日) 正式開幕,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君彥、林健鋒、盧偉國和梁美芬一同出席開幕儀式,並邀請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譚志源和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擔任嘉賓,向市民提早拜年。譚志源局長、眾議員與智障人士一起製作賀年手工藝品,許曉暉副局長則即場寫揮春,並派發給市民,祝賀大家蛇年吉祥、心想事成。

經民聯主席梁君彥表示,今年聯盟選擇在沙田區開設年宵攤位,是希望走進社區與市民直接接觸,與居民一同分享節目的喜樂。「經民聯成立已有一百多天,為了增加市民對我們的了解,我們會加強地區服務,範圍將會覆蓋市民的衣食住行。在此祝願全港市民龍馬精神、新春如意!」

聯盟副主席林健鋒補充:「沙田地靈人傑,中產人士集中,但區內部份屋邨人口開始老化,聯盟會因應區內居民的需要,推廣多元化的服務,讓我們可以累積更多的經驗,提升我們的服務質素。」他指今年經民聯與傷健人士在沙田合辦年宵攤位,加上早前售賣廉價食物的活動、又贈送毛衣給區內的老人家,秉承理性務實作風,紮紮實實地服務大眾。

經民聯的年宵攤位「傷健共融營商站」,是由一班傷健人士、智障人士負責營運,一手包辦購貨、市場推廣、銷售等策略,並由聯盟的地區幹事從旁協助,發揮經民聯工商背景的專長,達致「商、民互助顯關懷」。曾任沙田區議員的聯盟副主席盧偉國則對活動格外有親切感,而能夠與一班傷健人士合作辦年宵,對他來說更是別具意義。他又為是次活動得以順利舉行,向所有嘉賓及義工致謝,並對所有支持是次活動的市民表示謝意。

經民聯年宵攤位-「傷健共融營商站」

日期:2013年2月5日-2月9日
地點:沙田源和路年宵19號攤位

營業時間:
2月5日-2月8日 中午12時-晚上10時
2月9日 年廿九 中午12時-晚上12時

沙田情 – 送贈寒衣暖萬心

農曆新年將至,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君彥、林健鋒、盧偉國聯同聯盟的區議員和社區幹事今日(2月3日)到沙田禾輋邨參與「新春寒衣獻長者」活動,向邨內的「老友記」送贈毛衣,又派發經民聯「福」字揮春,祝賀各位蛇年吉祥、福壽康寧。

經民聯主席梁君彥表示:「農曆新年快將來臨,考慮到長者的需要和喜好,特意挑選了這批毛衣,希望這份小小的心意,能讓各位『老友記』感受到社會的關懷和溫暖,並透過這份『情』連繫居民、社會和商界」。曾任沙田區議員的聯盟副主席盧偉國,形容沙田是一個滿有人情的社區,「我在1988年至2006年間於沙田區工作,一直見證沙田區的發展。今次活動重遇了不少老街坊,這件毛衣可謂『物輕情義重』,趁著節日向長者表達我們的關心和敬意。」

禾輋邨居民鄭婆婆接過黑色的毛衣,滿心歡喜的說:「新年穿新衣裳,收到毛衣十分高興!」她指毛衣款式切合長者的需要,「這件毛衣是樽領設計,剛好保護到氣管的位置。冬季北風吹起,我們長者最喜歡穿著這種樽領毛衣保暖。」

聯盟副主席林健鋒補充說,今次活動總共派發了三百多件毛衣,為了照顧行動不便的長者,義工稍後會親自將毛衣送上單位。聯盟社區幹事李德華預告,聯盟未來會發揮社區自助的精神,包括邀請沙田區內居民,提供廉價家居小型工程等服務,讓這份「情」傳遍沙田社區的每一個角落。

最後祝願各位『老友記』身體健康、萬事勝意!

香港經濟民生聯盟與沙田鄉事委員會合辦
「惠食舍──食物顯關懷計劃」減輕巿民負擔

今日(1月26日),香港經濟民生聯盟與沙田鄉事委員會合辦之 「惠食舍──食物顯關懷計劃」沙田站正式運作。

「惠食舍──食物顯關懷計劃」沙田站由沙田鄉事委員會借出場地,以優惠價提供各種大眾食品,減輕巿民的負擔。本會主席梁君彥連同沙田鄉事委員會主席莫錦貴,本會副主席林健鋒、張華峯擔任愛心大使,穿上圍裙,與街坊義工一起整理貨品、為購物街坊包裝及遞上貨品。

梁君彥表示,希望提供實惠服務,幫助市民節省開支,改善生活質素。他說:「全額或半額津貼學生、長者、綜援人士及傷健人士,更可獲「愛心價」購物優惠,個別貨物較超市價便宜達32%。」梁君彥表示,香港經濟民生聯盟代表香港中小企的聲音,惠食舍希望為普羅巿民提供一個超巿外的選擇,只在星期三、六營業,不會與中小企構成競爭。

莫錦貴表示:「惠食舍售賣的食品都是根據街坊意見,款式十分平民化,如通心粉、湯麵、雞粉、醬油等糧油,也有茄汁焗豆、豆豉鯪魚,午餐肉等罐頭類食品。營運一段日子後,我們會按街坊的意見,嘗試採購其他合適的貨品。」

林健鋒補充,為免有人大量購買平貨轉售圖利,惠食舍採取了會員制,會員每次以「愛心價」購買每款貨物最多三件。林健鋒說:「一切營運營餘,將撥歸惠食舍拓展服務,期望啟發官商民合作思維,取諸社區,用諸社區。」他補充,除了今日在沙田區「惠食舍」正式運作外,香港經濟民生聯盟將在長州、坪州營運「惠食舍」,分別於2月2日及3日正式投入運作,亦考慮在其他地區開設惠食舍,及與廠家合作,增設更多種類的平民貨品,如家居用品等,更全面地回應普羅巿民需求。

沙田民政事務專員何麗嫦、生產力促進局主席陳鎮仁、香港經濟民生聯盟沙田區議員湯寶珍、大埔區議員文春輝、陳灶良、離島區議員鄺官穩、本會沙田社區幹事李德華、周秉謙、北區社區幹事張偉業,先後到場支持。

助街坊、抗通脹!-「惠食舍」沙田站開幕禮

在「惠食舍」食物顯關懷計劃沙田站的開幕禮中,經民聯主席梁君彥、兩位副主席林健鋒、張華峰穿起圍裙,當上售貨員,與一眾義工售賣價格相宜的食品,價格低於市面兩至三成,吸引不少街坊到場選購。

2012年通脹率達4.7%,百物騰貴,以食品價格最為顯著。「小數怕長計,每次節省十幾元,一個月可慳一百幾十!」居住在沙田禾輋邨的廖先生和廖太太已經退休,他們的戰利品包括白米、忌廉雞湯、醬油和即食面。他們估計節省約十多元,又稱讚現時「惠食舍」售賣的2公斤白米適合一家兩口的老人家庭,但廖太太建議增加不同的貨物種類,以迎合區內老人家的需要,例如增加午餐肉等中式口味的罐頭。

廖先生說:「沙田區內的退休人士愈來愈多,希望地區服務能夠特別照顧老人家的需要,擴展更多類似活動。」經民聯主席梁君彥表示會不斷改善服務,調整貨品種類,「我們聽到現場街坊的意見,除了增加花生油、罐頭等食糧品種,廁紙、洗衣粉等日常用品亦是我們考慮之列。」

「惠食舍」現時逢星期三、六營業,只服務沙田區的居民。經民聯副主席林健鋒指計劃將會擴展至長州、坪州,希望惠及更多街坊。「我在此呼籲其他善心的廠家向我們捐出貨品,讓更多街坊受惠!」

香港經濟民生聯盟安排 「拖網漁船船東特惠津貼」上訴漁民與食衞局會面 要求上訴委員會加入漁民代表

今日(1月23日)香港經濟民生聯盟離島區議員鄺官穩,連同香港近岸雙拖協會十位漁民代表,與食物及衞生局政治助理陳凱欣會面,代表「因禁止拖網捕魚而向受影響拖網漁船船東發放特惠津貼」上訴船東,要求上訴委員會加入漁民代表。

禁止在本港水域拖網捕魚的法例在2013年正式生效。就此,政府委任「漁民特惠津貼上訴委員會」以處理受禁止拖網捕魚影響的船東上訴。

香港近岸雙拖協會主席梁金福表示:「政府與環保團體早前大力向漁民推銷禁止拖網捕魚。可是自禁拖法例生效後,大量拖網漁民失業,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現在有關上訴委員有三名律師、一名會計師以及一名環保教授,當中沒有漁民代表,評估結果難以令漁民信服。」漁民代表要求上訴委員會中加入漁民代表,並且要求上訴委員會對上訴個案進行實地視察;以及向上訴人公開有關評估特惠津貼的巡查記錄,包括巡查時間、次數、巡查頻密度、區域等資料,確保上訴機制公平、合理。

鄺官穩表示:「早前收到很多漁民投訴,指現時上訴制度,令失業拖捕漁民百上加斤,於是聯絡食衞局安排會面,得到當局迅速回應。希望局長可積極回應漁民訴求,還漁民一個公道。」鄺官穩指陳凱欣回應局方會細心聆聽,積極跟進漁民的訴求,並盡快作出回應。

香港經濟民生聯盟就 2013 年施政報告的回應
理念可取 考驗實踐

行政長官梁振英今日發表以《穩中求變 務實為民》為題的施政報告, 就經濟發展、土地房屋供應、環保、扶貧及老人方面,都有不少的著墨,亦吸納了不少經民聯的建議,特別是在經濟發展及環保方面,例如,接納了我們就CEPA 的建議,解決「大門已開、小門未開」的問題;資助車主更換高污染柴油車,提升空氣質素等。

香港經濟民生聯盟請願
要求檢討新界食肆牌照費用即時下調牌費

今日(1月8日)香港經濟民生聯盟代表,離島區議員鄺官穩、大埔區議員羅舜泉、沙田社區幹事李德華、周秉謙、北區社區幹事嚴志恆,前往食物環境衞生署請願,要求當局立即檢討新界食肆牌照費用,並即時下調牌費至市區水平。

本會早前發現,市區與新界的食肆牌照費用相差可達105%(請參考附表)。鄺官穩表示:「於2000年1月1日,前行政長官董建華先生推行市政服務改革,解散區域市政局(負責新界及離島區)與市政局(負責九龍和港島區),並重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和食物環境衞生署,對有關範疇進行管理。但有關食肆牌照的費用仍未有統一,仍然是劃分為巿區與新界食肆牌照,對新界及離島區的食肆商戶並不公平,亦加重營運負擔。」有見及此,本會離島區議員鄺官穩早於12月17日舉行離島區議會議上,提出有關問題跟進。

李德華表示:「本會各區議員及社區幹事,亦發現新界各區有類似情況,新界食肆牌費,較市區食肆牌費高出一倍。商戶受到不公平對待,經營百上加斤。」周秉謙表示:「我們要求當局立即檢討市區與新界食肆牌照費用,即時劃一新界及離島區食肆牌照費用,下調至與市區相同水平。」嚴志恆表示:「近年多項政策措施為飲食業界帶來不少經營壓力,當局有責任盡快檢討及改正這存在已久的不公情況,保障業界及飲食從業員生計。」

Inauguration Ceremony of the Business and Professionals Alliance for Hong Kong 香港經濟民生聯盟成立慶祝酒會

The Inauguration Ceremony of the Business and Professionals Alliance for Hong Kong (BPA) was held today (18 Dec) at the Hong Kong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re. Hong Kong SAR Chief Executive, the Honorable Mr. Leung Chun-ying, Deputy Director of the Liaison Office of the Central People’s Government, the Honorable Mr. Lin Wu and over one hundred guests attended the event to celebrate the birth of the Alliance as well to learn how to improve different processes in their business like for all the related with payroll administration services.

Andrew Leung Kwan-yuen, chairman of the Alliance, noted in the ceremony, “Ever since Hong Kong reverted to the motherland 15 years ago, the interests of the city have been well cared for and protect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Meanwhile, we are faced with unstoppable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the deepening of the US-European economic crisis, the worsen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ituations and a globalised economy. Being bombarded by these changes and challenges, Hong Kong’s ability to adapt and innovate is constantly tested. The cacophony of populist rhetoric has smothered the voice of reas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Hong Kong Business and Professionals Alliance is precisely timed to tackle the challenges of this period. A group of friends and I deeply believe that the economy is at the core of politics and people’s livelihood is the foundation of democracy in any society. No matter how fierce and intense a conflict is, ultimately we still need to reach a consensus.

Like everyone else, the Hong Kong Business and Professionals Alliance loves Hong Kong. Our members embrace and cherish its core values. We have our eyes on not only today or tomorrow but also the future that will affect our children and future generations. We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Hong Kong of the next 10, 20 years and beyond.” Mr. Leung said.

Council chairman of the Alliance Dr. Peter Lam also shared his thoughts with the guests in the ceremony. “Hong Kong is my home. Hong Kong belongs to the seven million people here. Managing and nourishing our homeland is the honorable duty and right of every citizen. Upholding the “One country” principle and respect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ystems” are our guidelines in constructing a better Hong Kong.”

The advisory board of the Alliance gathered together a number of celebrities from the business and professional sectors to work together for Hong Kong’s future development. Practical and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on various social issues will be addressed and participation and influence in policy formulation will also be strengthened.

Looking ahead, the Alliance will take the initiative to invite like-minded friends to join; conduct policy research to support the work of councilors at all levels. In addition, the Alliance will expand its service scope to outreach into the community to strive for the support of the general public. With a common will and faith, the Alliance will not step back from contradictions and difficulties, but move towards a share goal to create a new political pattern and an ideal social environment for Hong Kong.

The logo of the Alliance reflects precisely this belief. The square outline of the logo symbolizes our society, whilst the space in white signifies the power of the Business and Professionals Alliance for Hong Kong. By consolidating the efforts from various sectors, with vigor and power, the alliance will mobilize the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The Alliance was established in October this year. Members include seven LegCo members (Andrew Leung Kwan-yuen, Jeffrey Lam Kin-fung, Lau Wong-fat, Abraham Shek Lai-him, Chris Cheung Wah-fung, Lo Wai-kwok and Priscilla Leung Mei-fun), numerous district councilors and elites from the professional and business sector, who have long been involved in community work with a common goal. With a motto of “Business drives economy; Professionalism improves livelihood”, BPA wishes to work for the well being of Hong Kong people and create a solid foundation for our next generation.香港經濟民生聯盟成立慶祝酒會於12月18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典禮冠蓋雲集,並邀請到行政長官梁振英先生及中聯辦副主任林武先生到場祝賀。經民聯在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下,以及逾百位嘉賓一同見證下誕生。

聯盟主席梁君彥致辭時說,「回歸十五年來,在中央關護下,香港人努力奮鬥,帶來經濟的持續增長。但世界科技日新月異,歐美貨幣經濟泡沬嚴重,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惡化,經濟全球化等都衝擊著香港社會應變及求創新的能力。民粹的喧鬧,也蓋過了理性溝通的聲音。」
他說,「經濟民生聯盟的成立,就是為了迎接時局的挑戰。我及一班朋友都堅信,經濟就是政治的核心,民生就是民主的基礎,衝突無論有多激烈,共識是最終的依歸。經濟民生聯盟與大家一樣,擁抱香港核心價值;著眼的並非今天、明日,我們關心你的下一代,關心十年、二十年後的香港。」

經民聯監事會主席林建岳亦在酒會上分享他的理念,他說,「香港是我家,是我們七百萬港人的家園,齊家、治國,守護家園是每一個市民神聖的責任,堅持「一國」原則、尊重「兩制」差異,便是我們建設香港的大前提。」

經民聯的顧問團陣容鼎盛,包括多位來自工商、專業界別的社會知名人士,大家共同為香港未來出謀獻策,就各種社會議題提出實際具體的建議,並會加強政策制訂的參與度和影響力。

放眼未來,經民聯會採取主動,廣邀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進行政策研究,支援各級議員的工作。另外,經民聯會擴大服務範圍,深入社區,努力爭取廣大市民的支持;經民聯會憑著意志、信念,共同向著同一個目標前進,不會迴避矛盾,迎難而上,衝破障礙,期盼為香港開創新格局、締造理想社會環境。

經民聯的標誌正正反映了這份信念,方形圖案象徵社會,其中白色的部分代表著香港經濟民生聯盟的力量,凝聚各界力量,憑藉這股朝氣和動力,推動社會發展。

經民聯於今年10月成立,成員包括7位立法會議員(梁君彥、林健鋒、劉皇發,石禮謙、張華峰、盧偉國和梁美芬)、多位長期在地區工作的區議員、專業和工商界人,大家目標一致,以「工商帶動經濟、專業改善民生」為口號,期昐為香港下一代的未來打造基礎,為香港人的福祉出一分力。

下載:

1. Press Release (English Version)

2. 林建岳講辭_(中文版)

3. Speech by Dr.Peter Lam (English Version)

4.梁君彥講辭 (中文版)

5. Speech by Mr. Andrew L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