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民聯促政府不能只顧抗疫無視經濟
籲升級「安心出行」
爭取通關放寬非緊密接觸行業營業時間至晚上十時

過去一年,香港飽受新冠疫情衝擊,各行各業經營環境持續嚴峻,悠長的第四波疫情防控措施更令多個行業陷於停頓,令僱主和員工齊聲叫苦。經民聯今日(6日)向政府提出多項措施,呼籲政府要兼顧防疫抗疫與經濟發展,須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幫助工商業界渡過疫情難關。經民聯建議對顧客和職員非緊密接觸的行業,例如餐飲業、戲院、娛樂場所等處所,嚴格及充分利用「安心出行」程式升級版來做好防疫,並逐步減少對其營運限制,在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下,將營業時間放寬到晚上十時。

期盼復甦 否極泰來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新年伊始,首先祝願各位身體健康、事事順心、家庭幸福。過去一年是特殊且難忘的一年,整個世界在疫情陰霾下運轉,打亂了原有的生活與規劃,未來變得不確定,教人非常不安。否極泰來,疫苗快到了,我們亦看到通關的曙光。盼望不久的將來,家家戶戶都能除下口罩歡聚過節,經濟重上軌道,市民都能覓得可掌握的未來。

對症下藥 抵禦寒冬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今年大家過了一個不一樣的聖誕,沒有餐廳高朋滿座的場景,也沒有以往熱鬧的歡慶氣氛,大家都響應政府呼籲,盡量留在家中平靜過節,盼望疫情早日受控。市民自律抗疫之餘,特區政府亦須盡最大努力,增撥資源,處理延誤檢疫、執法力度嚴重不足等漏洞,才能避免疫情持續蔓延,對市民健康負責。另一方面,不少中小企處於水深火熱,政府要提供適切援助,否則多個行業將受不住經濟寒冬,只能大規模裁員。

疫情無望清零 民望隨時清零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正義聯盟發起人李偲嫣女士與丈夫謝鋮浚先生本月10日將檢測樣本交到政府指定收集點,一直沒有收到檢測結果通知。後來李女士病情急轉直下, 16 日病逝,遺體對新冠肺炎病毒檢測呈陽性。而謝先生在家中獨處,沒有任何醫療指引,約3 日半後才被送去檢疫中心,翌日採樣做檢測,直到21 日確診。換言之,政府很可能用了約12 日才找出謝先生這位確診者。若非李偲嫣是知名人物,得到較多傳媒關注,這齣悲劇或許無法走進公眾的視線,政府負責官員繼續依然故我。

經民聯歡迎特區政府新冠疫苗接種安排
促盡快遏制疫情重新通關

特區政府今日(12月23日)公布購買及接種新冠肺炎疫苗進展,並為疫苗接種計劃成立專責工作小組,同時考慮成立保障基金,支援接種疫苗後一旦出現罕見或未能預見不良反應的市民。特區政府亦表示,市民可以自由選擇接種新冠疫苗的時間、地點,從而選擇接種疫苗的種類。經民聯歡迎政府接納經民聯建議,就疫苗接種制訂更詳細、更為民設想的方案,並配合清晰的解說,釋除市民對於接種疫苗的疑慮。

促進大灣區跨境數據流通 (洪為民) – 評論文章

政府日前公布《香港智慧城市藍圖2.0》, 提出超過130 項智慧城市措施,是薛永恒出任創新及科技局局長後,首份針對香港智慧城市發展的政策及措施文件。《藍圖2.0》比之前2017年的版本更全面及實在,推出了多項的新措施,包括智慧政府、智慧市民、智慧出行、智慧環境、智慧經濟。一些其他城市已開展的應用,例如網上仲裁、機械人巡邏、健康碼等,也終於準備在香港應用。下一步要看如何盡快落實。應用更廣泛固然重要,同時,政府也需要想想在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的跨境非敏感數據的信息流工作,以及研究為數據立法, 為建設智慧灣區一同努力。

疫苗睇真啲 勿被政治化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忽然的氣溫驟降,令人驚覺寒冬已經悄然來臨,但對港人來說,經濟寒流早已伴隨新冠疫情同步襲來。疫情爆發至今踏入第四波,捱過多月來失業、結業、停工、隔離、離別等疫情打擊,新冠疫苗千呼萬喚始出來,各國成功研發並陸續進入接種階段,市民盼望早日回復正常生活,外出消費振興經濟。

經民聯促第四輪防疫抗疫基金精準支援受影響行業

新冠疫情重創本地經濟,第四波疫情更是來勢洶洶,令各行各業都感到年關難過。經民聯成員今天促請特區政府在計劃推出的第四輪防疫抗疫基金之中,精準支援受疫情影響的行業。當中除了因社交距離措施而未能營業的行業外,亦須補漏拾遺,對一些深受疫情影響的行業,例如建造業、製造業、零售業及展覽業等,提供適切的資助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