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淺談RCEP產業鏈布局和趨勢 (陳亨利) – 評論文章

  去年11月,全球最大的自由貿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誕生,共有中國、日韓、東盟十國、澳洲、新西蘭15個成員國,總人口達22.7億,GDP為26萬億美元,出口總額逾5萬億美元,均佔全球總量約30%,含金量極高,極具發展潛力。

  今年中國、新加坡、日本先後正式完成RCEP核準程序,預計年底正式生效。聯合國貿發會議預期,到2025年,RCEP將為15個成員國帶來10%以上的出口增長。亦有分析指,RCEP生效後,對內地的紡織製衣業帶來更激烈競爭的市場,加快將廠房進一步搬到土地、勞動力成本更加低的東盟國家。

  事實上,不論生產鏈布局、市場結構、消費行為等各方面,將會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業界需要思考如何調配資源,部署RCEP帶來的新局面。筆者認為有幾點趨勢和分析,值得分享。

  第一,善用RCEP的原產地累積規則,靈活調配供應鏈布局。

  在RCEP的框架下,在確定產品原產資格時,可將各RCEP成員國的原材料累積計算,來滿足最終出口產品增值40%的原產地標準,從而更容易享受優惠關稅。換言之,原產料的選擇更加多,價值增值更容易滿足。舉個例子,在RCEP框架下,未來中國從澳大利亞、新西蘭進口羊毛,之後在中國織成布料,再出口布料到越南,在越南製成服裝後再出口到韓國、日本、中國等其他國家,當中各貿易環節都可能實現免稅。業界有更大誘因,搬至生產成本更低的東盟國家,降低生產成本之餘,亦獲得更多稅務優惠。

  第二,港企開拓中國內需市場。

  一直以來香港廠家的主要客戶是歐美市場。隨着RCEP的高水平開放,中國及東盟等新興市場日益壯大,區內貿易、貨流必會長足增長,一體化是亞洲經濟長期發展趨勢,港商必須把握這機遇。尤其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4億中產人口形成強大的消費力。國家正提倡國內大循環,全面促進消費,又加快電商、快遞進農村,擴大縣鄉消費,將充分釋放國內市場潛力。

  對香港廠家而言,爭取內銷訂單需注意幾點。首先香港廠家的競爭優勢在於「新」,包括新物料運用、創新設計元素,以及具有敏銳的國際潮流觸角。至於挑戰,香港廠家要應對品質標準差異,以及中國獨特的消費模式,例如快速生產以迅速回應市場變化、大型購物節的海量訂單、運用大數據追貼市場喜好等。企業轉營內銷時,有必要進行充分的市場研究及生產調節。

  第三,港企、內企「併船出海」 助中國品牌「走出去」。

  「十四五」規劃中提出「率先在化粧品、服裝、家紡、電子產品等消費品領域培育一批高端品牌。」中國自主品牌正在堀起,優質中國品牌「走出去」事在必行。RCEP內,東盟國家正處於快速發展的時期,人口結構年青、人均收入提高,當地的網絡購物用戶規模正快速擴張,消費潛力巨大。中國品牌產品性價比高,對應了它們的需求。對此,筆者已多次提出,港企憑藉在東南亞有多年的經營基礎,加強與內企對接「併船出海」,共同開拓銷售東盟、「一帶一路」市場,為中國品牌「走出去」拓展機遇。

  第四,跨境電商是大勢所趨。

  東盟是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當中兩地跨境電子商貿正蓬勃發展。據媒體報道,廣西南寧催生了面向東盟的跨境電商產業,包括孵化針對東盟市場的賣家、多語種電商直播、多語種客服、進出口貿易、海外倉儲等等。

  事實上,疫情改變了許多民眾的消費行為,據中國海關初步統計,2020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69萬億元,增長了31.1%,其中出口1.12萬億元,增長40.1%。值得留意的是,RCEP建立了區內電子商貿的統一規則,未來進行跨境電商將更方便、更具效率,是一大商機。

  第五,香港盡快加入RCEP。

  早前特區政府已正式提請中央支持香港爭取成為第一批加入 RCEP,亦獲得商務部積極支持香港盡早加入,筆者多次建議國家加快推動進程。香港是傳統貿易中心,有必要爭取加入各種雙邊或多邊貿易協議,以發揮香港作為對外門戶的角色。RCEP區內商貿活動大增,亦會帶動金融、專業服務業的發展,香港要鞏固競爭優勢,絕不能缺席RCEP的舞台。

  毫無疑問,RCEP將成為全球最重要的貿易板塊,亦標誌踏入「屬於亞洲的世紀」。業界須以新思維優化供應鏈布局,把握中國內需市場的商機,及放眼東盟等新興市場,在這世界貿易新格局中佔一席位。

(刊於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