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在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召開前夕,在印尼峇里島會面,雖然兩人以往曾會面,但這次是拜登就任總統以來,兩位領導人首次實體會晤,亦是近年中美角力出現嚴重分歧以來首次會面,因此意義重大。
拜登在會晤中提出「五不四無意」:美國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強化盟友關係反中國、不支持台獨、不支持「兩個中國」和「一中一台」、無意與中國發生衝突、無意尋求與中國脫鈎、無意阻撓中國經濟發展、無意圍堵中國;拜登亦表示,將繼續與中國進行激烈的競爭,但重申這種競爭不應轉向衝突。
至於外界甚為關注、亦是中國其中一條最重要的紅綫–台灣問題,拜登在會晤中表示,美國會尊重中國的體制,亦不支持台灣獨立,但亦反對任何一方改變現狀,重申維護台海和平穩定,是符合世界利益的立場。
兩國緊張略降溫 劃紅綫防衝突
中美雙方在友善的情況下進行會談,總算為近年兩國的緊張關係略為降溫,兩國皆用了比較得體的外交語言,掩蓋雙方的差異,製造了一個和諧的畫面,亦為自特朗普當選以來,美國對中國無論在經濟和人權問題上咄咄逼人的態度,以至拜登政府在其首兩年任期內利用國際關係圍剿中國,以及默許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早前訪台的挑釁行為,帶來態度上的轉變。
至於中國,在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一直採取相對嚴厲的抗疫政策,在近日二十大取得圓滿成功後重啟國事訪問,所表現出的自信以及體面,亦充分顯露中美兩國在經濟、外交等方面上的平起平坐。
在兩國元首會晤的3個多小時裏,習近平對兩國關係當前的發展方向表達了不滿,亦稱這不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國際社會的期望。在中美關係中,中國一直採取主動,而美國卻經常說到不做到,習近平充分表現出中國作為大國,在世界舞台上所擔當的責任,暗示美國作為泱泱大國,竟然被民粹政治拖跨了大國應盡的責任。
美懼華崛起 「修昔底德陷阱」不散
事實上,拜登現時表明將繼續「與中國進行激烈的競爭」,並不是中國在經濟及影響力上已經超越美國,而是由於中國國力不斷提升,美國將逐漸威脅其國際「老大」地位的中國視為競爭對手。雖然美國表明不尋求新冷戰,但這與「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描述當新興強國威脅到現有強國地位時,導致的戰爭傾向)所帶出的中美結構性矛盾,即原有的戰略布局、軍事、經濟、政治及外交上均受到挑戰,基於對中國的恐懼及不信任,美國對崛起的力量演變成衝突甚至戰爭的思維並無二樣。
在這種思維籠罩下,「老大」的狂妄挑釁往往與「老二」的包容得體形成強烈對比,如中國在外交上能被視為履行責任、不尋求衝突的崛起大國,與其他歐亞國家建立互惠互利的經濟效益,對穩定及維護各國利益至為重要。
失眾院控制 添拜登對華政策變數
至於拜登表明不支持「兩個中國」和「一中一台」,可以說是經歷了美國屢次打「台灣牌」掀起台海動盪後的一個平靜期,但美國行政部門和國會共和民主兩黨,對「一中一台」有多大程度接受認同,以及會否長期執行,則是未知之數。美國剛經歷了中期選舉,雖然民主黨仍能守住參議院的輕微大多數,但眾議院席位數目少於共和黨,失去眾院控制權,面對拜登下半場任期,就算民主黨能對中國有一貫政策,相信會更大程度受制於共和黨,而令對華政策有極大變數。
台灣方面,馬上要迎來九合一選舉和2024年總統大選周期,民進黨和美國政客不會輕易放過這張「台灣牌」刺激北京,以獲取更大政治利益;加上俄烏戰爭丶北韓核問題以及各國外交關係的微妙變數,相信拜登是次立場闡述只是語言藝術的一種。為獲取更大的政治利益,美國政府的對華立場從來都是經濟及政治利益的博弈,變幻原是永恆。
原文連結:https://paper.hket.com/article/3402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