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創新思維規劃宜居城市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特首林鄭月娥在《2017年施政報告》中指出,要令香港人活得開心、對前景有信心、對香港有歸屬感, 「宜居」是個重要的大前提。對此,本人和經民聯十分認同和支持。這個課題顯然涉及香港的長遠發展和整體規劃,政府須創新思維,推出配套的政策措施。
特首林鄭月娥在《2017年施政報告》中指出,要令香港人活得開心、對前景有信心、對香港有歸屬感, 「宜居」是個重要的大前提。對此,本人和經民聯十分認同和支持。這個課題顯然涉及香港的長遠發展和整體規劃,政府須創新思維,推出配套的政策措施。
民生四件事,「衣、食、住、行」,在香港而言,「住」是最大的難題。但房屋問題千頭萬緒,並無萬應靈丹,惟有標本兼治方為良策。正如特首林鄭月娥女士在《施政報告》指出,房屋問題是最棘手、最複雜的,同時卻是市民最期望政府能以創新思維去解決的問題。
立法會近日圍繞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發表的第一份《施政報告》展開辯論。平心而言,這份《施政報告》回應了社會的不少訴求,包括採納了經民聯約100多項建議,顯示特首正逐步落實她的競選政綱,描繪了本屆政府的施政藍圖,展現出她的管治新思維、新風格,予人的總體印象是「務實進取,聚焦發展,改善民生」,社會各界的反應相當正面。
經民聯今日(11月5日)主辦「共建社會和諧嘉年華會」,與市民同賀香港回歸二十周年及經民聯成立五周年的大日子。聯盟主席盧偉國表示,經民聯踏入第5個年頭,聯盟將在原來的基礎上加強社區服務,擴闊強大的工商專業網絡,吸引廣大青年參與公共事務,使經民聯事業薪火相傳。
不久前,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順利召開,除了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之外,亦標誌着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反對派瘋狂拉布阻礙「一地兩檢」,損人不利己,當局不能坐以待斃,應以香港整體利益為依歸,為啟動「三步走」作好準備,務求發揮高鐵香港段最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公佈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報告》採納了聯盟提出的約100多項建議,在扶助中小企、推動創科產業、增加房屋和土地供應、完善置業階梯、推動社福民生及青年發展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措施。經民聯主席盧偉國形容該份報告「務實進取,聚焦發展,改善民生」,展現特首林鄭月娥的新思維、新風格,將有助促進本港經濟增長、改善營商環境,以及幫助市民解決居住問題。
特區政府日前公布一套「提升香港食水安全行動計畫」,打算從五個方面着手,包括優化食水標準及水質監測計畫、收緊水喉物料監管及新建水喉裝置驗收規定、推動建築物水安全計畫、制訂食水安全規管制度,以及加強宣傳及公眾教育,全面提升食水安全及質素。行動計畫宣布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和討論。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女士近日訪京,與國家發改委等負責人會面,就香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事宜交流,雙方均認同這是未來香港經濟發展的兩大機遇,並協商簽署相關合作協議。香港必須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機遇,深化地區融合,推動「官產學研」合作,推動本港工業的更新發展。
強勢第一炮,《建軍大業》首映冠蓋雲集,氣氛熱烈。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的獻禮電影《建軍大業》,今日(7月30日)於灣仔會議展覽中心舉行盛大首映禮,多位政商界名人出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