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前瞻務實關顧為民(盧偉國) – 評論文章
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的首份施政報告,正面回應了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中關於支持香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精神。經民聯認為,這份施政報告「前瞻務實 關顧為民」,為香港踏入「由治及興」新時代開啟了一個充滿希望的新篇章。
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的首份施政報告,正面回應了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中關於支持香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精神。經民聯認為,這份施政報告「前瞻務實 關顧為民」,為香港踏入「由治及興」新時代開啟了一個充滿希望的新篇章。
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上任後的第一份施政報告,將「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改名為「憲法和基本法推廣督導委員會」,成立「法治教育督導委員會」,及成立「香港投資有限公司」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反映出本屆政府對推廣憲法及基本法工作的重視。政府提出除了中、小學老師外,幼稚園教師也要通過國民教育及基本法考試,並增撥資源包括幼稚園老師到內地學習交流,這是正確第一步。
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開幕,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開幕式上作出報告,總結過去五年國家事業取得的成就及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自「十八大」以來這十年,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帶領國家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二十大」報告的目標則更加明確,要全面謀劃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發:從2020年至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以及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中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區域教育樞紐是香港銳意發展的目標,對促進香港本地發展及貢獻國家發展的作用亦日益重要,充滿活力的自資專上院校可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因此政府應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援,支持自資院校擴大招收非本地學生,首先務必要放寬招收內地學生限額。與此同時,放寬招收內地學生會涉及多方面配套政策,應該提前做好全面的部署。
中共二十大上周開幕,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講述過去5年共產黨的工作和成績,除了闡明當前國內外發展形勢,提出新時代、新政情的使命任務,亦提供了新思路、新戰略和新舉措。
長跑要有目標,要踏實,才能穩步向前。香港在國家支持下,迎來由治及興新時代,市民希望盡快回復正常生活,對民生及經濟自然有所訴求。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我樂見報告廣泛接納多項我早前提出的建議,冀報告落實以後,在「招商引才」方面能起協同效應,事半功倍。
李家超行政長官發表首份《施政報告》,歷時163分鐘的全文宣讀,當中不乏亮點。為香港構思了幾張十年以上的「大藍圖」。在政制與管治上,李家超強調貫徹「一國兩制」、「愛國者治港」,並希望提高治理水平先行,為公務員立下獎罰制度;為香港經濟「搶企業」、「搶人才」,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中共二十大勝利召開,習近平向大會作報告,描繪了中國式現代化和治國理政的嶄新藍圖,催人奮進!報告強調:「『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創舉,是香港、澳門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須長期堅持。」報告並支持港澳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促進港澳長期繁榮穩定。二十大報告進一步為香港未來發展堅定信心,指明路向,為香港由治及興提供新機遇。社會各界應深入學習和領會中共二十大精神,一起推經濟,惠民生,主動掌握國家發展方向,發揮香港所長,貢獻國家所需,共同為「一國兩制」事業團結奮鬥,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發揮更大擔當、更大作用,與祖國人民一同共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榮光!
即將召開的中共二十大,具有深遠而重大的影響。過去10年,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人民面貌、國家面貌、民族面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中國致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互利共贏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成為推動人類發展進步的重要支撐。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一國兩制」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顯著的優越性。港人期盼,中共二十大引領國家邁向新征程,香港也將迎來更大更多新機遇,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大有作為。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於下周三(19日)發表任內首份施政報告,外界普遍認為,報告將羅列其施政方針,以及本屆特區政府關注之問題。早在李家超參選宣布政綱時,已提到將會「以結果為目標」,在上任百日內為指定工作定出關鍵績效指標,以及承諾透過其督導公營房屋興建的工作組,提交加快興建公營房屋的工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