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聞」須立法規管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請廣傳」、「一手料」、「手動轉」……近年「假新聞(Fake news)」成為全球關鍵詞,一張圖片、幾段文字,隨時成為煽動仇恨、破壞秩序的凶器。在香港,由逃犯條例到新冠肺炎,大量的假新聞廣泛流傳,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士利用虛假資訊刻意誤導群眾,扭曲真相甚至販賣恐懼。香港作為資訊高度流通的國際金融中心,我認為政府有需要研究立法規管假新聞,提防情況繼續惡化。

國安立法使市民安心 (陳亨利) – 評論文章

全國人大常委會剛審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草案)》,並由法工委發言人公布了細節。今次立法的決定以及草案的制訂,對維護國家安全和保障「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十分關鍵,立法過程充分考慮到社會各界的意見,照顧到「一國兩制」下的制度和法律差異,我全力支持國安法立法,期盼香港社會盡快由「亂」變「治」。

推動18區流動牙科醫療車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俗語說「牙痛慘過大病」,對長者而言更甚。牙齒問題會阻礙他們說話和進食,繼而影響社交和吸收營養。香港牙科護理醫療服務一直以私家醫生和非政府機構主導,政府僅在十一所公務員牙科診所向公眾提供有限度的緊急牙科服務,即牙科街症,超過一半求診者是六十歲以上,當中不少長者更因為住得遠離,必須家人請假陪同去睇牙,例如深水埗澤安邨就是深水埗的「西伯利亞」。筆者多年來建議政府在全港十八區引入流動牙科醫療車,用靈活方式提供公營牙科服務,可到點服務,解決偏遠地區的長者的牙痛之苦。

經民聯歡迎和支持港區國家安全法草案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港區國家安全法草案,就相關罪行、案件審訊與管轄權、國家在港設立機構和職責範圍等範疇作出明確規定。經民聯認為,草案內容既堵塞香港在國家安全方面的漏洞,亦兼顧了「兩制」差異,明確保護基本法和國際公約適用於香港的有關規定享有的各項權利和自由,釋除社會各界疑慮。聯盟對草案內容表示歡迎和支持,並希望有關草案盡快完成立法程序,以助香港盡快恢復穩定,讓社會重新聚焦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復甦防疫並進穩定社會前行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受社會動盪與疫情影響,本港失業率攀升至十五年來的最高位;工商界與打工仔女都急盼防疫措施能逐步放寬,社會趨於穩定,令經濟重啟。政府今日起放寬部分防疫措施,為市民帶來曙光;惟北京近日又再出現疫情爆發,即使香港長期封關隔絕往來亦只是權宜之計,不利經濟復甦。在對抗疫情的持久戰中,特區政府需積極探討各種可行措施,將防疫與經濟復甦並行,令經濟與社會維持正常運作。

提升舊工廈消防安全 技術和財政支援不可少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立法會日前三讀通過《消防安全(工業建築物)條例草案》,旨在訂立規管機制,消防處處長和屋宇署署長將獲賦權採取執法行動,要求在一九八七年三月一日或之前興建,或在該日或之前有建築圖則首次呈交予建築事務監督審批的工廈的擁有人及佔用人,把該等建築物的消防安全水平提升至規定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