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雙循環」重振港經濟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由國家主導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近日正式實施,有望加速亞太區經濟復甦發展。事實上,中國有望成為疫情過後最快經濟復甦的國家,香港面對當前嚴峻的經濟難關,更需要抓住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機遇,積極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及「十四五」規劃,並以此作為下周三發表的《施政報告》之重點,讓香港擺脫困境、重新出發。

經民聯倡設「港青大灣區e通道」
十大建議助年輕人北上 就業學習生活全方位支援

國家進一步推動改革開放,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特別是將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為香港青年提供大量發展機遇。然而目前港青北上,在就業、學習、生活三方面都有不少困難和障礙,經民聯專門就此問題進行研究,並於今日(19日)舉行發布會。針對當前港青北上所面對的障礙,聯盟提出倡設「港青大灣區e通道」,並圍繞這個設想提出十大建議,期望為香港青年減少和清除障礙,設立一條簡單、高效、便捷的通道(easy channel),為港青北上提供全方位的支援。

解決泊車難 不應做鴕鳥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立法會最近就《二○一九年道路交通法例(泊車位)(修訂)條例草案》二讀恢復辯論,該條例草案純屬實務及技術性修訂,不涉及甚麼爭議,議員卻十分踴躍發言,反映大家對本港泊車難的問題,非常關注。儘管條例草案已獲得通過,但如何設法增加泊車位供應,是政府當局需要解決的民生課題。

正本清源還香港安寧和秩序 (陳亨利) – 評論文章

全國人大常委會日前通過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的決定,是在制度上劃定底線、立下規矩,確保從政者特別是立法會議員,履行對國家和特別行政區效忠的憲制責任。此決定與香港基本法和香港國安法有關規定也是一脈相承。繼香港國安法後,中央再次展現「建設好香港」的決心,完善治港政策,亦是着眼長遠、順應民意的及時之舉。

不容攬炒派「假制衡」「真攬炒」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鄧小平於1987年見香港草委會時說:「香港的制度也不能完全西化,不能照搬西方的一套。香港現在就不是實行英國的制度,美國的制度,這樣也過了一個半世紀了。現在如果完全照搬,比如搞三權分立,搞英美的議會制度,並以此來判斷是否民主,恐怕不適宜。」鄧小平清楚指出香港不實行西方式的三權分立,並提到衛奕信向他表示以循序漸進的形式進行政制改革等比較務實可行的思路。

經民聯譴責反對派議員辭職攬炒玩政治

全國人大常委會日前通過有關香港立法會議員資格問題的決定,訂立基本原則,明確了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出任立法會議員的履職資格。有關決定是由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常設委員會作出,具有憲制地位和法律效力。香港特區政府根據有關決定,宣布4名立法會議員喪失資格。可惜,有反對派議員面對今次人大常委會合理合法的決定,選擇玩綑綁政治,以集體辭職攬炒回應,結果只會損害香港整體利益。經民聯對他們的攬炒行徑予以譴責!

停止內耗 多做實事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有立法會議員因宣揚或者支持「港獨」主張、拒絕承認國家對香港擁有並行使主權、尋求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干預而喪失立法會議員資格。近年香港已深受社會內耗和疫情的影響,這些政客卻為了政治紅利、為社會對立火上加油。我們不能再糾纏於政治鬥爭,是時候一改議會空轉的常態,集中精力解決困擾香港經濟民生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