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堵漏 找尋出路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近油麻地及佐敦爆發疫情,特區政府亦立刻劃出區域,實施強制檢測,遏止疫情大肆擴散,展示其結束疫情的決心。首批新型冠狀病毒疫苗預計最快下月到港,社會慢慢見到曙光;當務之急是按疫情發展、市民接種情況等變數,審視以往的防疫政策,並作出調整,令經濟與社會維持正常運作。

經民聯提「廿五萬公屋重建全啟動」計劃
倡重建26條舊屋邨有助解決輪候冊人龍
改善居民生活環境

升斗市民上樓難,是香港房屋供應方面的老問題。目前公屋輪候時間長達5.6年,同時多條舊屋邨日久失修,對居民生命安全構成潛在威脅。經民聯為此進行專題研究,提出「廿五萬公屋重建全啟動」計劃,分階段重建全港26條舊屋邨,料重建後比原有單位至少增加25.5萬個單位,有效幫助解決公屋輪候冊人龍,更可改善舊屋邨居民居住環境,同時提供19萬個就業職位,有助提振經濟。

工業互聯網計劃2021-2023 (洪為民) – 評論文章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印發《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行動重點項目包括︰1.加快工業設備網路化改造;2.推進企業內網升級;3.開展企業外網建設;4.深化「5G+工業互聯網」;5.構建工業互聯網網路地圖;6.完善標識解析體系建設;7.加速標識規模應用推廣及8.強化標識生態支撐培育。

增設紅黃牌 有利議會秩序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筆者2008 年加入立法會和議事規則委員會,親眼目睹黃毓民打開了議會暴力的潘朵拉盒子,在莊嚴議會內向特首「掟蕉」。自此,議員行為不檢被主席逐離場變成家常便飯,離場後就辦自己的事,包括去茶座歎咖啡等。下次會議又依然故我,罰離場對違規議員來說毫無代價,沒有阻嚇力可言。

經民聯就預算案提百項建議抗疫紓困重振經濟
促政府牽頭推「抗疫發展債券」籌集資金

經民聯領導層今日(15日)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提交2021至2022年度《財政預算案》建議,提出兩大主軸、一大重點、八大範疇,合共100項重振經濟、改善民生的政策建議,涵蓋工商、金融、創科、房屋等議題。經民聯立法會議員與傳媒會面時表示,建議書以「抗疫紓困,重振經濟」為主軸,重點建議特區政府牽頭推出大規模「抗疫發展債券」計劃,協助各類防疫抗疫開支,以及支援各行各業、推動疫後復甦籌集資金,助香港盡快走出疫情的陰霾。

法律要求公職人員宣誓屬國際慣例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去年6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全票通過香港國安法並納入基本法附件三,由香港特區政府公布實施。國安法第六條訂明「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在參選或者就任公職時應當依法簽署文件確認或者宣誓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效忠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當中對「公職」的定義比起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條的要求有所增加,行政長官選委、政府官員及公務人員和區議員也需要依法宣誓或簽署文件確認。對此,攬炒派眼見來年在選委會搶灘的如意算盤打不響,就連區議員議席也岌岌可危,自然諸多阻撓和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