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 新出發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常言道「好嘢係值得等待」,望穿秋水的東鐵過海段即將啟用,各界對於這條等待多年的鐵路基建,自然是充滿期待。香港經歷過黑暴對社會制度的衝擊,也捱過新冠對經濟民生的侵蝕,如今市民生活回復正常,新基建加上新政府,各項利好發展的條件充足,說一句「啱fit」也不為過。
常言道「好嘢係值得等待」,望穿秋水的東鐵過海段即將啟用,各界對於這條等待多年的鐵路基建,自然是充滿期待。香港經歷過黑暴對社會制度的衝擊,也捱過新冠對經濟民生的侵蝕,如今市民生活回復正常,新基建加上新政府,各項利好發展的條件充足,說一句「啱fit」也不為過。
法律是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手段。法律可以懲罰犯法的人,亦可以教育市民。法律既要保護人民的自由與權利,亦會告訴社會上每一個人道德及行為底線在哪裏。例如香港有法例禁止市民在公共交通工具辱罵船長、機師或司機。《香港鐵路條例》第28H (1)(a)規定:「任何人不得使用任何威脅性、粗穢、淫褻或使人反感的言語,或鬧事、行為不檢、行為不雅或作出使人反感的行為。」最高罰款5,000港元。法例當初出現,相信是因為當時社會已有共識,公共交通工具的司機、船長等,是負責着眾多乘客的生命安全,不能被人肆意干擾工作及情緒,使公共安全受威脅,為此訂立此法例。
《基本法》第97 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可設立非政權性的區域組織,接受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就有關地區管理和其他事務的諮詢,或負責提供文化、康樂、環境衛生等服務。」區議會就藉此成為民政事務總署轄下的「非政權性的區域組織」,其責任是向政府反映基層民意、督促改善地區行政。
立法會近日在討論和審議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二月二十三日發表的《財政預算案》,經民聯對特區政府在現時的非常時期從善如流,廣納民意,頂住財政壓力承擔合共逾一千七百億元的逆周期措施,表示肯定和支持。
法治是香港的金漆招牌,是維護香港繁榮穩定的重要基石。管治者一定要尊重法律,同時要有政治智慧從國家大局制定法律,很多深層次的民生問題終歸都可透過制定或修改法律解決。
香港疫情回穩,確診數字自高位回落,政府日前進一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市面重現活力。在疫情高峰時,有賴中央對港全力支援,補足香港的抗疫短板,包括援建社區隔離設施、保障生活必需品供應、選派專家醫護赴港支援等,加上香港社會各界出心出力,團結一致抗疫,才逐步走出疫情的陰霾。下一步,香港要重振疫後經濟, 為營商環境注入「活水」,當中關鍵在於通關。
特首候選人李家超先生已經推出政綱。筆者很高興他較早前表示會繼續發展新界北都會區(北都)。筆者認為建設北都,是香港未來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最重要的抓手。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李家超先生今日發表競選政綱,經民聯認為,這份政綱提出的四大綱領都是香港市民最關心的問題,李家超提出的解決方向,既務實又進取,以成效為本,以市民福祉為目標,而且在很多方面,特別是土地房屋與提振經濟兩大範疇,都採納了經民聯一系列建議。經民聯支持這份政綱,也期待特區政府新班子能盡快交出成績,做到撐經濟、惠民生。
特首候選人李家超今日公布競選政綱,社會各界均期待他能夠進一步闡述其三大施政方向,為香港未來發展勾劃出具體藍圖。我與經民聯議員早前向李家超提交了詳細的建議書,就香港積存已久的多項深層次矛盾問題提出破解方案,並就重振經濟及逐步恢復通關等議題向李家超建言,期望他積極考慮和吸納我們的意見。
政府進一步調整入境防控措施,五月一日起容許完成疫苗接種的非香港居民從海外入境;同時抵港航線熔斷機制也調整,旅客檢測待行加入了快速測試的新安排;在嚴守外防輸入關鍵前提下,非港人入境要求跟港人看齊,須嚴守酒店檢疫最少七日等。社會各界反應正面,認為香港一向是國際航運的重要樞紐,調整一系列入境防控措施,為經濟有序復常踏出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