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香港年輕一代被歪曲的歷史觀 (張華峰) – 評論文章

  有人說,我們的黃金中年一代,是在英國殖民管治下的香港長大的,但是,我們一直不會認為自己是英國人,一直明確知道自己是中國人。相反,目前年輕一代,都是在回歸祖國,在香港特區下成長,他們卻是目前反政府、反社會運動的主力。為甚麼會這樣?

學童家長同認識歷史

  有人指出,這是身分認同的問題。不少有識之士都指出,要消滅一個民族,必須消滅這個的文化;要消滅一個民族的文化,要從他們的歷史入手。我們中年一代,沒有遺忘了我們的歷史,當我們年輕時,我們的爸爸、爺爺可能仍在,他們經歷過戰亂年代,眼看中國受西方國家欺負,被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眼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中國由「一窮二白」走向改革開放,到今日國家立足於世界強國之列。可以說,他們的愛國心,起碼對「中華民族」的愛護,是毋庸置疑的。他們會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向當時還年輕的我們,講述他們的故事,因此,我們在潛意識中,從來都會緊記自己是「中國人」。

  儘管英國殖民管治的教育系統,對涉及其「宗主國」的黑暗歷史,即鴉片戰爭的緣由,割讓香港的歷史等等,都模糊處理。但是,對於中國歷史的傳統教學,即朝代史,就算找位理科生,都可以輕易說出「秦、漢、唐、宋、元、明、清」這種簡單的朝代史。熟悉中國朝代發展的好處,首先是明白,中華民族是有過輝煌的歷史,漢、唐盛勢,是當時的世界核心,因此,當國家領導人提出「中國夢」時,根本不用去解釋,大家都會明白,並由衷希望我們能夠重振中華民族的興旺。

  說回現狀,自從取消了中國歷史科的必修科地位,年輕一代逐漸與「中華民族」愈走愈遠。目前的香港社會,物質氾濫,我們以核心家庭為主,當父母都要忙於工作的情況下,家長實在難以抽出時間,與小朋友談歷史,只好將責任交予學校,可惜,部分教師良莠不齊,因而發生了「可立小學」顛倒歷史黑白的事件。我們實在要留心,可立事件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亦只是他們做得太過分,才引起關注,我們絕對不能排除,部分教師硬要將自己的政治理念灌輸予學生,他們將小部分錯誤觀念教予學生,就會對學生造成一生一世的影響。

六點考慮 糾正不正之風

  我們要糾正這種不正之風,政府可以從以下各項去考慮:

  -檢討校本的做法,引入監督制度。

  -對不稱職的教師要嚴格處理。

  -為通識科提供參考教材。

  -教育局須在課程指引加入公民教育的內容,特別是對國家一些基本認知。

  -在中史科加強朝代史的教育,點出一些具特質的歷史人物,如岳飛「精忠報國」的觀念。

  -安排學生到內地參加具質量的參觀遊學,如學生出發前要做調研,事後要做報告等。

  目前要做好青年工作,必須從學童、家長來做起,只要訂好目標,做好宣傳及後續工作,為學童建立正向的人生價值觀,讓他們成長為明辨黑白的青年人。

(刊於星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