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行人專用區運作急待檢討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女教師「爆粗辱警」事件引發軒然大波,支持與反對陣營近三千人,日前分別在旺角行人專用區舉行集會,但集會最終演變成衝突,有商店擔心捲入漩渦,寧願「拉閘」不做生意。

雖然由街頭集會變成短兵相接,是較為罕見的情況,但集會人士在街頭高叫口號,影響商戶做生意的情況,已經屢見不鮮。旺角行人專用區設立多年,原意是減少人車爭路情況,保障行人安全,令市民和旅客逛街消費暢通無阻。專用區兩旁漸漸成為消費熱點,並吸引大批商戶進駐。當然,該處是黃金地段,商店要做生意難免要「捱貴租」。

減低對居民商戶影響

可是,近年行人專用區除被電訊傳銷攤檔及賣藝人士佔用外,更經常舉辦論壇和集會等活動,將行人路塞得水泄不通,其混亂嘈雜的環境,令商戶及居民難以忍受。

行人專用區是公共空間,我並不反對它用作表演及商業等活動,但大前提是不影響居民生活及商戶做生意,否則,便失去了設立行人專用區的原有意義。

今次發生兩陣營在街頭對峙事件,場面非常混亂,癱瘓整個行人專用區,嚴重影響商鋪做生意。西洋菜南街近銀行中心一帶的店鋪,下午兩時許相繼落閘,直至人群散去才重新營業。不少商戶向我反映,單日生意額大跌,損失不菲。

我認為,行人專用區的運作,除考慮不同團體舉辦活動的需求外,亦必須考慮行人安全、居民及商戶訴求,以及環境市容等因素。事實上,旺角行人專用區幾乎每個周末和周日都有論壇或集會等活動,居民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怎會不感到煩躁?商戶在這樣的環境下營商,怎能做好生意?

近日,有社會人士建議檢討行人專用區的開放時間,我認為值得研究;更重要的是,有關部門在批准不同團體舉辦各類活動前,亦應充分評估活動性質、參與人數、需要佔用的面積,以及可能產生的噪音問題等,盡量減低集會對居民及商戶的影響,更要避免釀成不必要的衝突。

(刊於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