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張曉明普選五要素應重視 普選須體現均衡參與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張曉明主任提到的均衡參與原則,依我看來,其實是落實香港普選的基本要求。香港目前的政治生態,民粹愈來愈嚴重,福利主義泛濫。如果提名委員會沒有各界別、各階層的均衡參與,特別是工商界的政治參與,就會出現政治對抗、憲制危機和民粹主義的風險。所以,將來落實普選,必須確保工商專業界能夠有適當的參與,以降低出現政治對抗、憲制危機和民粹主義的風險。

中聯辦主任張曉明近日與立法會部分反對派獨立議員會面時,強調設計與香港的實際情況相適應的普選制度,要考慮五個方面的要素:第一,香港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地方行政區域;第二,要體現循序漸進原則;第三,要體現均衡參與原則;第四,要有利於維護行政主導;第五,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

工商專業界對經濟舉足輕重

張曉明提到的均衡參與原則,依我看來,其實是落實香港普選的基本要求。香港是資本主義社會,工商專業界對整體經濟發展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如果將來落實普選,必須確保工商專業界能夠有適當的參與。而均衡參與的好處,就是可以降低出現政治對抗、憲制危機和民粹主義的風險。

政治對抗風險方面,基本法規定由一個有廣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員會提名行政長官候選人,提名委員會是跨黨派的,有利於提出各方面都能接受的行政長官候選人,降低政治對抗的風險。降低憲制危機風險方面,由各界人士組成的提名委員會,對行政長官候選人的資格條件作出比較全面的考慮,從而降低經普選產生的行政長官人選不獲中央政府任命而導致憲制危機的風險。至於民粹主義風險,行政長官提名委員會按照均衡參與原則組成,允許社會各階層、各界別在提名行政長官候選人時有比較均等的發言權,有利於平衡各種訴求,降低普選後邁向民粹主義的風險。

香港目前的政治生態,民粹愈來愈嚴重,福利主義泛濫。如果提名委員會沒有各界別、各階層的均衡參與,特別是工商界的政治參與,就會出現政治對抗、憲制危機和民粹主義的風險。甚至若將「公司╱團體票」轉為「個人票」,提名委員會四大界別中的工商、金融界也可能會變成各個工會的天下,結果是要求加稅、加綜援、加福利的呼聲更高,以及要求推行不符合港情的標準工時,要
求推行「從搖籃走向墳墓」的全民退休金,導致社會重視分配,忽視創富,民粹主義喧囂徹底壓倒創富的呼聲。

關於均衡參與原則,1990年3月28日基本法起草委員會主任委員姬鵬飛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上,就基本法草案發表的說明中,已表明香港的普選模式,必須兼顧社會各階層的利益;全國人大常委會於2004年4月26日的決定,則表述為「有利於與香港社會、經濟、政治的發展相協調,有利於社會各階層、各界別、各方面的均衡參與。」

降低民粹主義風險

2007年12月29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決定明確了香港的普選時間表,當時的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隨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喬曉陽來港出席座談會,向港人解釋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的內容。張曉明在會上表明,功能組別與普選不能簡單對立。可見,香港普選必須符合均衡參與原則,是中央一貫的立場。

因此,張曉明日前會見部分反對派獨立議員時,強調普選要體現均衡參與原則。他進一步指,香港是一個工商業城市,基本法起草時設定提名委員會提名機制已包含必要的把關作用,以確保各界別、各階層的均衡參與,特別是工商界的政治參與,降低出現政治對抗、憲制危機和民粹主義的風險。

(刊於  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