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廢物處理全方位 各區分擔減阻力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政府早前發表「資源循環藍圖」,提出擴建將軍澳、屯門和打鼓嶺三個堆填區,惟有關建議無論在立法會抑或地區,都遇到很大阻力。堆填區跟焚化爐、骨灰龕,都是厭惡性設施,居民不希望與它們為鄰,是人之常情;議員在爭奪選票的考量下,傾向反對該建議亦無可厚非。

這令我再次想起NIMBY現象,Not in My Back Yard,意思即是做甚麼都可以,就是不要在我家的後園。儘管市民認同這些設施必須存在,但卻強烈反對在本身居住的地區興建,令它們無處容身。

垃圾島也可變景點

可是,現時本港每日有九千噸固體垃圾,堆填區已相繼飽和,加上目前的減廢進度,已較其他發達城市遠遠落後,如果我們不正視垃圾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短、中、長期方案,早晚香港也會爆發「垃圾大災難」,距離「垃圾圍城」的日子,實不遠矣。事實上,香港長遠以來也依賴堆填區作為處理固體廢物的辦法,我認為,政府應盡快落實多元化廢物管理方案,參考其他發達城市的經驗,減低對廢物「堆埋」的依賴。若果政府願意作出承擔,市民亦應大力支持。

創意思維闢新天

例如,政府可參考東京、台北及巴黎等城市的經驗,引入新一代的焚化科技來處理廢物,甚至利用廢物的能量發電,為地區供應溫水游泳池等設施;政府亦可善用垃圾焚燒後的灰燼,例如新加坡,便用灰燼在荒島上填海造地,因管理得宜,島上陽光明媚、綠樹成蔭,甚至培養出罕見植物,吸引稀有動物進駐。該垃圾島現在已變成當地的旅遊熱點。

其實,一些看似厭惡性的設施,假若管理得宜,可以和民居共存的。當然,在香港這個高度政治化的社會,要在某區增建厭惡性設施,並不容易。如果沒有一個地區願意承擔較大型的厭惡性設施,那麼我們各區都要合力承擔,例如分區興建小型焚化爐及新一代龕場等;政府甚至可為地區提供其他誘因,例如增加社區設施及休憩用地等,令地區人士較易接受。當然,焚化及堆填,都不能完全解決垃圾問題。說到底,廢物處理,應該從源頭減廢及回收再造做起。據統計,本港堆填垃圾中,有逾四成是廚餘,我們何不進一步鼓勵廚餘回收,為廚餘找尋其他出路?

香港地少人多,土地規劃從來都不是易事。與其在NIMBY上硬闖,倒不如以新思維,開闢一片新天;市民亦應為下一代切想,以香港整體利益為依歸。

(刊於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