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北部都會區青年及產業機遇」調查(洪為民) – 評論文章

北區青年商會剛於7月25日發布「北部都會區」問卷調查,今年是第二年。大會第二年邀請筆者點評他們的調查。今年調查的主題是「青年及產業機遇」,從成功回收1084份有效問卷,21條問題從規劃、政府專班、產業及基建等角度諮詢青年人的意見。超過一半受訪者認為「北部都會區」能於11-20年內完成發展,較去年預期26-30年完成發展,今年反應已經有所改觀。

和往年一樣,今年調查受訪者對「北部都會區」的發展是感到樂觀,超過7成受訪者,62%受訪者支持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是推動創科產業發展的重要基地,可助力香港實現「南金融、北創科」的新產業布局,亦會促進香港與大灣區的高質量經濟合作,是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平台。」我認為「南金融、北創科」是不錯的口號,只是未未必能反映事實。我認為年輕人未必全部都想投入創科行業的工作,加上已有河套區、新田及流浮山等集中發展科技。故此,我和梁海明教授早前進行的「口岸經濟帶」研究同時建議發展口岸經濟帶相關的零售及服務業(如專業服務、零售、醫美業)、以及教育產業如高教教育及研究,因為它們較能提供既優質又有潛力的工作機會給青年人。

根據調查,18-40歲受訪者中,只有25%認為北部都會區能提供頗或十分足夠的產業機遇滿足青年人的就業及創業需要。受訪者認為構建香港矽谷 ─新田科技城最能吸引他們到北部都會區發展(46.2%), 第二吸引的項目是北環綫東延及擴大古洞北新發展區(44.3%),第三吸引的項目是建設羅湖 /文錦渡綜合發展樞紐(42.2%)、第四才是興建港深西部鐵路 ( 洪水橋 ─ 前海 ) 及 擴大洪水橋 / 厦村新發展區 (40.4%)。

受訪者認為「北部都會區」,可以做到以創新城市設計推動職住平衡(62.5%) 、綠色生活(49.6%)、發展和保育並存(49.1%)、最後才是促進口岸地區的綜合發展(40.1%)等功能。現時「北部都會區」約100萬人口,及未來共250萬人口,北都暫時計劃是65萬個就業機會,以香港大約49% 工作人口比例計算,北都需要有125萬工作職位,才能做到職住平衡。我認為「北都」首要提供足夠的優質職位,第二也要考慮生活質素,不少人住在元朗、北區是因為居住面積比市區大,所以未來北都不單只集中300-500尺的4人單位,也要同時考慮700-1000尺的單位,改善居住質素。筆者的法學博士論文是研究新界丁權,我認為我的丁權債券或丁屋大廈,有機會能處處理北部都會區的土地發展問題,我們要有足夠的土地,才能夠為產業擴容、為居住面積擴容。

我認為北都發展不單單是產業、基建及配套,整個口岸經濟帶應該與深圳互相協同合作發展産業,並培育相關人才,支撐香港及大灣區的需要。

原文刊於 : https://www.capital-hk.com/column/raymond-230823-p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