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重經濟 得民心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高雄市市長韓國瑜近日展開「情感之旅」,訪問香港、澳門、深圳和廈門,成為一時熱話。韓國瑜去年擊敗民進黨參選人,在這個「深綠」選區當選市長,外界普遍認為是因為他走遍基層了解人民需要,並提出「重經濟、輕政治」的政綱,因此得到選民支持,成為風靡全台的政治明星。

高雄市經濟發展步伐緩慢,年輕一代向上流動不易,特別是民進黨上台後大打「政治牌」,抗拒與內地合作,影響到兩岸的經貿合作。而韓國瑜很清楚人民希望改善生活,集中經濟議題,喊出「貨出得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這樣直接易明的口號。因此他到各地只強調簽定單、賣產品,簽下逾五十億新台幣的定單,又四出交朋友,接觸不同工商界人士,建立溝通渠道。

脫歐未決 外資撤離

台灣本土對韓國瑜的訪問不乏批評聲音,尤其兩岸關係是敏感議題,民進黨對韓的一言一行都窮追猛打,更扣上「賣台」的帽子。不過,他務實地擱下政治爭議,避免意識形態的對立,選擇先為高雄創造穩定的環境發展經濟,這立場看來得到不少台灣民眾支持,甚至希望韓國瑜參選台灣的總統的呼聲愈來愈高。

與此同時,遠在地球彼岸的英國,正為脫歐一事焦頭爛額。自一六年脫歐公投以來,英國社會的精力全放在脫歐一事,從卡梅倫到文翠珊,內閣不停有人離任、倒戈,脫歐方案在表決中大比數慘敗,又因下議院奪權引發憲政危機。何時脫、怎樣脫、脫歐後會發生甚麼事,至今仍前景未明,社會充滿不安,工商界除了要制定應急方案,有不少公司已撤離英國,令不少人慨歎英國過去的輝煌漸漸暗淡。

台灣和英國的例子,提醒我們政治凌駕一切帶來的禍害,市民追求社會安定,改善生活。香港近幾年也飽受政治紛爭之苦,落實政策舉步維艱,影響民生,也窒礙社會發展,損害香港競爭力。我們努力建設香港,刷亮國際城市的招牌,但偏偏有人四出抹黑香港,甚至要別人插手香港事務。市民希望過豐衣足食的好日子,想解決住屋、醫療等民生問題,而不是糾纏於政治爭拗,虛耗時間。

(刊於星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