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內地科網巨股阿里巴巴擬來港上巿,因為想爭取特殊待遇,被證監堅拒,為證監博得掌聲;認為其有份協助堅守了香港,至少是股壇的核心價值-同股同權的公平原則,對維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起了正面作用。我想好的事情是應該表揚,但如果有些事情監管當局做得不對,我們也要發聲。例如,證監近日在進行一場「靜默革命」,隨時會把本地券商置諸死地,實不容忽視。
筆者所說的,是證監會近日以加強與國際監管機構合作為名,私下詢問券商組織意見,是否可以同意改變現時的證券條例,容許證監會可以擴權,即就是並非涉及刑事調查,如洗黑錢、走私或嚴重欺詐等跨國性或重大罪行,也可以應國際或海外監管機構的要求,把本地券商與客戶之間的交易,公司的營運狀況,以至其他受監管機構的所有資料,不論是否涉及敏感商業機密資料,拱手交予對方。
防患於未然?標準說不清
證監的意見認為,為了防微杜漸,及早偵測可能發生的金融事故及加以防範,有必要作出今次重大的改動。而證監聲稱會代替大家做守門人,即只會在其認為涉及公眾利益的前提下,才會把券商的資料轉移。但甚麼是防患於未然,甚麼是公眾利益,標準卻一概說不清。然而,證監卻已準備做快刀手,要券商組織在早前十一假期前表態,而且所謂的「諮詢期」更少於一周。這就不免予人感覺,是否有甚麼幕後議程,非要給業界來一場大革命不可?
我想指出,早前在為立法會審議的其中一項稅務修訂條例時,本人等多位議員表示關注,稅局會否因應美方要求,隨意把個人或公司的帳目資料交予對方,但稅務局卻明顯站穩維護本地納稅人的權益上,承諾不會輕易把本港納稅人的資料交予對方,要有證據顯示有逃稅或欺詐等成分才可移送相關資料,不讓其有隨意調查本港納稅人的權利。
業界感不安,宜做好諮詢
故此,證監會沒理由與稅局做法相違,反過來刁難券商,輕易把券商及券商擁有客戶的所有資料,在「加強合作」名義下輕易奉上。由於事件已引起本地業界的不安,我認為證監不應做急先鋒,宜先做好公眾諮詢,並遵守公開、公平、公正和具透明度的準則,避免黑箱作業才是。
(刊於 經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