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經濟下滑警號起須防激進害港 (方平) – 評論文章

最新的日經8月份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4.4,跌至2009年初以來最低,7月份的數據為48.2,顯示本港的經濟情況正快速轉差,響起警鐘。

零售、旅遊業下跌的情況較為顯著,根據最新的統計數據,本港7月零售銷貨總額按年跌2.8%至376億元,綜合1至7月則累計下跌1.8%。7月份,整體訪港遊客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超過8%,其中內地遊客下跌14.3%,7月上半月內地訪港團體人數減少四成,自由行人數自4月以來連跌三個月,其中6月跌幅最大,跌逾一成一。

經濟發展出現下滑的迹象,旅遊、零售業的跌幅顯著,有人將現時的情況描述為旅遊、零售業即將進入「寒冬」,反映出業界人士對前景的擔憂,而這些行業聘用大量的職員,一旦陷入「寒冬」,很可能會出現大量的失業,對社會民生也將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不容輕視。

經濟發展出現警號,政府當局和社會各界當思對策,首先應分析導致經濟下滑的各種原因,尋找重振經濟的解決辦法。筆者認為,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全球的經濟環境轉差,內地的經濟發展減速,人民幣匯率出現波動等多方面因素,這些是外在的因素,香港若單靠一己之力,想要改變這些環境因素並不容易,只能採取一些措施,減少外在因素對本港經濟造成的負面影響。

另方面,香港也需要從自身內部去審視導致經濟向下行的因素,其中一個不可以忽視的因素來自本港社會的問題。去年的非法「佔中」運動以來,香港社會出現紛亂和不穩定的情況,這些事件在發生時,已經即時地對當時的社會經濟造成巨大的影響,帶來很大的損失。同時,還有更深遠的負面影響,其中包括,「佔中」對香港在國際社會上的形象造成損害,這會影響到香港吸引外來投資者,吸引外來遊客的能力。近一兩年來,香港社會出現一群針對內地遊客的非理性行為,滋擾、侮辱在港旅遊購物的內地遊客,以及部分內地遊客喜愛的本港商舖和商場,這些行為不僅破壞香港的形象,損害香港的經濟,影響不少市民大眾的生計,更加深深地傷害了內地旅客的感情,對香港的負面影響非常大。

正當香港的經濟發展,以及旅遊、零售出現下滑危機之際,所謂的「本土勢力」日前竟然再度在上水發動所謂的「光復」行動,約150位激進分子在社區內搗亂,令當地的藥房、金行、連鎖店、時裝店等備受滋擾,部分商舖甚至要關門避禍。這些行為無疑是把自己的快樂建諸於商戶和眾多市民的痛苦之上,醜惡言行令人厭惡。

有人分析,這些所謂的「本土勢力」之所以要在現在的時機發起趕客行動,主要是想為年底的區議會選舉造勢,如果這種分析屬實,則更加令人憤怒,警方和社會大眾不能讓這種惡行繼續下去。

經濟發展出現警號,環球的經濟環境動盪不安,香港理應即早做好準備,消除內部的負面因素,自強己身,做好準備,迎接挑戰,而首要之務,就是要消除在內部人為地製造社會不穩,人心不安的非理性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