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漫長抗疫路 憧憬新希望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抗疫已經一年,即使金山銀山,坐食山崩始終難以持久。市民已身心俱疲,部分行業更是面臨滅頂之災,所以當政府本周公布限聚措施再次延長,在農曆新年假期前預料亦難以大幅放寬,大家難免失望。我再次呼籲政府伸出援手,包括暫停強積金供款六個月,使僱主僱員都能多一點應急錢。

倡停供強積金六個月

香港抗疫工作雖然不斷有改進,但反應遲緩,許多措施在大半年前早應推行,卻遲至連番爆發後才落實。下一個關鍵工作是新冠疫苗接種,政府必須盡早做好統籌工作,加強訊息發布。除了電子針卡,應設應用程式記錄接種者的身體狀況,又與本地大學合作研究,以本地數據加強市民對疫苗安全和有效性的信心。政府應考慮讓已接種疫苗的市民,可豁免部分防疫限制,吸引市民積極接種,兩地通關,市道恢復,才能為經濟帶來希望。

經歷社會動盪,再有新冠疫情爆發,眼見社會分化,經濟倒退,身邊有人移居外地,商戶結業倒閉,市民不禁會擔心香港的未來。漫長的抗疫之路令人煎熬,不過當我們將目光放到世界發展的格局,相信對未來會多一點信心。

疫情之下,國家的科技實力和醫療水平得到國際肯定,中國更是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唯一亮點。新年前中歐領導人共同宣布完成中歐貿易協定談判,早前中國又與東盟和日韓澳紐等地簽定區域性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近來美國針對中概股,反而促使大量優質企業來港上市。可見即使國際形勢多變,但有危亦有機,國家堅持加大開放的態度未變,只要有合作就有機遇。

待疫症過後團結社會

國家是我們的後盾,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能更好地發揮香港的優勢,在國際發展大勢中參與其中。縱然前一段時間,有西方國家肆意攻擊中國,無理詆毀香港聲譽,但我們長久以來是一個國際城市,「一國兩制」下有獨特優勢。待疫症過後,我們要團結社會,聚焦發展,使香港之名在國際上再次響亮。

新冠病毒改變了整個世界,但疫情總有過去一日。國家發展形勢讓我們在困境中看見希望,但香港亦要努力,發揮背靠祖國接通世界的作用,同時亦要平衡發展,讓所有市民都能分享發展的益處。

(刊於星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