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推動香港經濟轉型議案 – 發言 (盧偉國)

主席:

香港由百多年前的漁村,發展成為國際大都會,經濟成就驕人。可是,今天對香港經濟發展的未來似乎前途茫茫,未有方向。從內部因素看,香港長期過分依賴金融、地產及銷售等服務業,令經濟結構欠缺多元發展,弊病日益明顯。亦由於缺乏新的經濟增長動力,難以創造更多的優質職業崗位,令年青人日漸缺少向上流動的機會,衍生不少社會民生問題。

再從外部環境看,國際經濟發展有兩大趨勢。其一,是全球經濟一體化,貨物與資金的跨國流動日趨頻繁,而各個經濟體系的相互依存程度亦日益加深,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其二,是「知識型經濟」的來臨。「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曾經將「知識型經濟」定義為「直接以生產、傳播和運用知識與資訊為本的經濟體系」。世界主要經濟體系亦紛紛強調知識、資訊和高水平技能的發展,作為促進各行各業增長的主要動力。

主席,要發展知識型經濟,香港本已具備良好條件,包括法制健全,資訊、人才、資本自由流通,資訊科技及通訊基建達到世界一流水平,知識產權獲得保障等。根據《2011年安永全球化指數》顯示,在全球60個最大的經濟體系中,香港的全球化程度連續第二年居於首位。香港還有一項獨特優勢,就是可以借助和參與國家的發展。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的第五十七章明確表示,一方面「繼續支持香港發展金融、航運、物流、旅遊、專業服務、資訊以及其他高增值服務業」,另一方面「支援香港環保、醫療服務、教育服務、檢測和認證、創新科技、文化創意等優勢產業發展」。可見本港社會共識及國家政策,都確認香港有必要推動經濟轉型,落實經濟多元化,繼續發展支柱產業,開拓優勢產業。

推動香港經濟轉型,要從兩大層面考慮:

首先,是政策層面,特區政府應該改變以往根深蒂固的「大市場小政府」思維,必須制定長遠的產業政策,並適度地運用各種財政資源,支持產業發展。在金融海嘯發生之後,各地政府紛紛採取積極的財政和金融政策措施,以促進經濟復甦作為首要的施政綱領。特區政府實在不應該緊守過時的施政理念,自縛手腳。增強創新與科技的能力是知識型經濟的基本成功因素,而根據《2011年安永全球化指數》,香港在科技及意念的交流方面僅排名第九。特區政府必須對症下藥,從兩方面推動創新及科技產業的發展。其一,以稅務優惠鼓勵企業投資科研。儘管現時政府設有「投資研發現金回贈計劃」,申請卻有諸多規限,企業要與本地公營科研機構合作才能申請資助。為了鼓勵企業積極投放資源於高增值的產品研發、設計及打造品牌,包括購買或註冊知識產權等,政府應該就企業這方面的投放給予兩倍至三倍的稅務抵扣優惠。其二,是提供土地支持高增值產業的發展。例如,發展數據中心有助於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商貿和物流中心的地位,也有助於香港發展成為雲端運算和無線應用的樞紐,特區政府應該透過優化土地規劃,提供專項土地及相關配套設施,吸引更多海外及內地的企業來港設立區域數據中心。

主席,第二個需考慮的層面是改善人力資本,提升人口的技術水平。針對本地人才的培訓,特區政府應全面檢討和規劃本港未來的人力資源供應,為不同的年齡層提供多元的選擇和適切的訓練,並重新檢視新高中學制、大學教育和其他職業技能教育的銜接,確立清晰的行業人才發展階梯。對於一些必須立足於本地發展的行業,例如,建築、飛機工程、升降機及自動電梯的安裝與維修等行業,當局要增加投放資源,鼓勵青年人投身這些行業。其次,若是出於某些行業的發展需要,而又不能在短期內以本地人才填補供應,則應該與業界協商,以較靈活的出入境政策,適當促進人才的流動。

主席,要推動香港經濟轉型,確實必須「穩中求變」:既要符合香港社會的現實,又要在政策上具備前瞻性和靈活性;既要鞏固支柱產業,促進優勢產業,亦要活化傳統產業;既要實現產業的多元化,又要鼓勵各產業內部的多元發展。只有這樣,香港才有可能穩步地邁向知識型經濟,促進社會流動,改善各階層市民的生活。

主席,本人謹此陳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