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建設國際創科中心 為香港發展注入強心針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國家主席習近平關於「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重要指示,以及中央各部委為促進兩地業界加強合作拆牆鬆綁,無疑與經民聯的建議不謀而合。我認為,在共建大灣區、互補發展的前提下,香港可利用區內的創科資源,取長補短。期待特區政府與各相關業界加強溝通,為參與大灣區合作的企業和機構提供更多支援,積極推動大灣區資金鏈、人才鏈、創科鏈、產業鏈的協調融合,形成多贏局面。

早前香港24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致函國家主席習近平,表達了報效祖國的迫切願望和發展創新科技的巨大熱情,同時反映兩地科技合作存在的一些現實問題。習主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發揮內地和香港各自的科技優勢,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為香港和內地經濟發展、民生改善作出貢獻,是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應有之義。

習主席的指示看到了香港創科的優勢與潛力,並為香港指明方向,為香港科技發展注入「強心針」,令業界深感鼓舞。事實上,中央政府一直大力支持兩地發揮互補優勢,港澳地區先後於國家「十二·五」和「十三·五」規劃單獨成章,十九大報告也明確指出,「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

香港發展創科具備良好基礎

根據習主席的指示,國家科技部、財政部等部委已抓緊制定具體政策,度身訂做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的重要舉措,日後香港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可以直接申請國家經費資助,實現科研資金「過河」,又為在內地的香港科研機構作出設備進口免稅安排;國家有關部門又會與特區政府共同制定兩地科技創新合作的聯合行動計劃,完善香港科技人員參與國家科技計劃的制度化建設等。

平心而論,香港要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已具備良好的基礎。香港科研具領先優勢,多間大學名列世界前茅;目前國家有20多個重點實驗室在本港各大學成立夥伴實驗室,也是對本港科研實力的充分認可及肯定。

香港要成為國際創科中心,不僅要有科研實力,還需要科技管理及融資技術。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又有良好的法律和知識產權保障體系,在專業服務、檢測和認證等方面都與國際接軌,具備先天條件,可在科技轉移、管理、融資等方面擔當重要角色。

在本地政策支援方面,自從創新及科技局在2015年11月設立以來,香港的創科生態明顯改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今年的預算案,額外預留500億元發展創新科技,堪稱大手筆。為鼓勵研發,合資格企業的首200萬港元研發開支可獲3倍扣稅,餘額亦可獲兩倍扣稅,回應了本人和工商科技業界多年來提出的部分訴求。日前,當局又公佈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加快輸入海外和內地科技人才。這些措施反映了在全球銳意發展創科的大環境下,政府決心打破過往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裹足不前的局面。

未來出路在於加強兩地合作

然而,香港要發展為國際創科中心,也有薄弱環節,例如土地嚴重不足,產業鏈亦較弱,未來出路在於與內地加強合作。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定稿即將公佈,大灣區的建設將進入全面實施階段,香港將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4月下旬,立法會經濟發展、財經、工商、資訊科技及廣播等四個事務委員會聯席前往大灣區,進行為期3天的訪問,到訪廣州、深圳、佛山、東莞及中山5個城市,其中一個參觀項目是位於東莞的散裂中子源基地。這個「散裂中子源」是國家級尖端科技成果,以往只有美國、英國和日本有這樣的設施,是研究物質微觀結構的「超級顯微鏡」,可用於研究各種材料的結構和性能,以及材料科學、生物科技等範疇,有利於利用高端科研成果改善人類生活,非常值得香港思考。

該裝置顯示內地已擁有極強的科研基建,並且可無償給其他院校和科研機構,甚至企業提供服務,將成為大灣區推動創新科技的重要設備,促使整體科研產業的進步。現時已有香港的大學和研究所尋求與該基地合作。

打造大灣區創新中心

本港工商及專業界對推動大灣區合作非常積極,可以說馬不停蹄。4月28日,經民聯的一些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和立法會議員組團訪問了廣東,與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廣東省省長馬興瑞等省領導會面,又向廣東省政府和相關部委提交了《促進大灣區發展 深化粵港合作建議書》,就兩地在創科發展、旅遊及文化產業、專業服務及人才培訓、工商、交通及通訊、金融服務業,以及青年發展等6個範疇的深化合作,提出22項建議。其中一項重要建議就是「打造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強調香港憑藉「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在「創新」及「聯繫」方面可作出重要貢獻,搭建國際創新平台,對接國際優質資源,引進海外技術與人才。同時,善用落馬洲河套區,打破兩地不同體制、政策的種種限制,打造創新走廊,將國際企業「引進來」,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

(刊於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