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政府將貧窮綫定於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五成,算是在扶貧工作方面,向前踏出一步。依據官方貧窮綫計算,本港貧窮人口共一百三十一萬人,貧窮率仍為百分之十九點六。對於一個國際大都會,這個水平的貧窮率顯然不能接受。
目前香港的中產階級比例約三成,相比於其他地方顯然偏低。美國中產比例佔五成一,南韓更達五成三。若我們能提升中產人士比例,其實就是令基層人士脫貧,社會得以向上流動。
已故耶魯大學經濟學家亞瑟奧肯 (Arthur Okun)在Equality and Efficiency︰ The Big Tradeoff一書中,用了一個「漏桶效應」(leaky bucket)的比喻。他說:政府由富人轉移至基層的財富,就像破桶裏面的水一樣,在轉移過程中已流走。因此,政府派糖亦要派得其所,以令社會整體受惠。
如何補貼在職貧窮家庭令其向上流動,最終擺脫貧窮,才是真正目標。扶貧是手段,脫貧是目標。以下只是其中一些建議:
第一、紓緩住屋需要:為年輕家庭解決住屋問題,能其安身立命,向上奮進。當局必須針對問題癥結,增加公營房屋供應,如加快新市鎮發展及舊區重建,改善交通配套,增加就業誘因,為有資格無法上公屋的輪候人士提供租金津貼,並考慮興建鴛鴦屋,為有穩定工作的年輕家庭提供首期置業貸款等。
第二、鼓勵創業:經民聯及西九新動力多年來倡議政府成立創業基金,以鼓勵年輕人創業精神,增加其冒升為中產人士機會。但政府一定要有配套,例如提供一些廉價辦公地點,提供財政及人事管理培訓等,不然,創業變破產,對年輕人打擊更大。筆者自加入立法會以來,一直希望政府設立失業輕型貸款基金,以令一些中產人士在金融海嘯打擊下變成失業,若能協助這些人才轉型增值令其由失業變回自僱人士,回復中產水平,既助其脫貧,又增加社會的能動力。
第三、知識改變命運。除了資助更多表現出色的學生就讀本地專上院校之外,政府亦可集中鼓勵一些未必適合學術發展的年輕人及早掌握一技之長,以職業為主導,只要勤奮上進,行行出狀元,一樣有機會創業,有自己的成就,這才是獅子山下的精神。
(刊於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