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一百七十六年歷史的英國皇后郵輪船隊(Cunard Line),今年首度將香港列入年度環遊世界航線。日前,旗下「三后」,包括全球體積最大「瑪麗皇后二號」(Queen Mary 2)、「維多利亞皇后號」(Queen Victoria),以及「伊利沙伯皇后號」(Queen Elizabeth)首次聚首香港,為香港帶來一萬七千多位高消費旅客。
旅發局近年積極拓展郵輪區域合作。早在一四年,旅發局已經與台灣觀光局合作成立「亞洲郵輪專案」,資助郵輪公司進行市場推廣及發展郵輪旅遊產品,鼓勵開發更多亞洲航線。同時邀請多個港口加入「專案」,增強郵輪公司發展東亞郵輪市場的信心。今年全年停泊於本港的郵輪將達一百七十五船次。單以啟德為例,今年將有九十船次郵輪停泊,明年更高達一百六十二船次。
今次郵輪訪港特別之處,除了是「量」之外,在「質」上都有變化。是次帶來的旅客消費能力較高,而且以「飛航郵輪」(fly-cruise)形式來港,即是旅客會乘飛機來港,逗留數天後上船,或乘船到港後,在本港停留,故留港時間會較長。
在郵輪旅遊硬件上,碼頭是其中一個重要元素。啟德郵輪碼頭由啟用至今不斷改進,當中,接駁交通工具例如穿梭巴士、的士數量現在尚未足夠,未能徹底改善遠離市中心及旅遊景點的不利。香港一直努力打造「好客之都」的形象,旅客來到香港有賓至如歸的感覺相當重要,而完善的交通配套服務是「好客之都」的重要標誌之一。在區內其他郵輪碼頭,例如︰日本橫濱、新加坡的濱海灣(Marina Bay)的郵輪碼頭毗鄰市中心,旅客落船後很容易找得到消閒活動。所以,早前有建議講及,考慮設立水上的士,由啟德郵輪碼頭以水路直駁尖沙咀、中環,甚至大嶼山不同景點,可能都係一個方法。
國際郵輪協會的統計數字顯示,亞洲郵輪旅遊業每年增長率高達雙位數字,亞洲旅客已成為眾多郵輪公司的新目標。不過,我哋要知道,鄰近地區對郵輪旅遊這塊「肥肉」,虎視眈眈。我在本專欄都講過,肥肉入口要肥而不膩,鬆軟香口,首重烹調方法。因此,我們還得加倍努力,開發迎合不同檔次客群的郵輪旅遊產品,不斷打造「好客之都」形象,維持香港郵輪旅遊的長遠競爭力。
(刊於 頭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