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改革拚發展 求變惠民生(林健鋒) – 評論文章

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提出,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機制。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強化規則銜接、機制對接。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的新一份施政報告,配合國家發展所需,在做好「三個中心、一個高地」方面都有新猷,推動經濟之餘,亦沒有忽略社會民生,是一份全面有為、廣納民意,平衡各方利益的施政報告。

擇善從之 惠民改革(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日前出爐,主題為「齊改革同發展,惠民生建未來」,為工商界帶來好聲音。《施政報告》在支援中小企措施方面有不少着墨,包括重啟「還息不還本」安排、將八成及九成中小企融資擔保計劃延長、將BUD基金進一步「加碼」10億元等,反映特首廣納建言,回應訴求。市道低迷的環境下,許多中小企面對周轉困難,《施政報告》在關鍵時刻出手,令中小企備受鼓舞。

靈活變通 搞活經濟(林健鋒) – 評論文章

一連七日的十一國慶黃金周長假期為香港帶來超過120萬內地旅客,甚至較去年八日的國慶黃金周來港的內地遊客還要多超過10%。業界原本估計,今次黃金周只有850個旅行團來港,但最終有至少1100團來港,可見香港對遊客而言仍然具有吸引力。然而香港要「活」起來,不止是靠「搶遊客」,亦要「搶企業」、「搶人才」。

因地制宜 識變求變(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新中國成立75周年,特區政府及多個團體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酒店、零售及餐飲等亦紛紛推出節日消費優惠,全城都熱烈祝賀國慶,氣氛高漲。國慶日不但是對祖國的祝福,更是對未來的展望,我期望大家攜手並進,讓香港發揮「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持續鞏固及提升優勢,共建更美好香港。

不畏變革 出招要狠(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政府於今年3月推出「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半年來收到超過500宗申請及5000宗查詢,448宗申請已核實符合淨資產規定,47宗申請已核實符合投資規定,預料可為香港帶來超過150億元的投資金額。計劃申請數字持續上升,可見海外投資者對香港前景有信心。俗語有指「信心勝過黃金」,香港應把握機會,在招商引資方面進一步提升競爭力,吸引更多資金及人才來港。

拓建一帶一路 消弭負面影響(林健鋒) – 評論文章

第九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一連兩日在會展舉行,主題為「構建互聯互通、創新及綠色新絲路」。論壇於2016年首次舉辦時有1000多位「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政商領袖與會,發展至今年已經有近6000人參與,論壇高朋滿座,足以證明大家對中國、對一帶一路倡議的信心。

說好香港 招商引才(林健鋒) – 評論文章

市場發展造就經濟,經濟造就香港命脈。政府在過去一年間推出了多項措施「穩市」及提振市場信心,包括幫助企業解決資金周轉問題、開放給非中國籍的港澳永久性居民申請簽發來往內地通行證件,以及公布土地租契續期安排等,讓相關市民及有意在港發展的企業更增投資信心。我期望政府未來在推出更多措施的同時,繼續加強宣傳,用故事為香港招商引資,持續推動香港經濟復甦。

健兒訪港 全城鼓舞(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消失的水花」全紅嬋、「百米飛魚」潘展樂、「六金」乒乓健將馬龍、「吊環王」劉洋……由65名內地奧運健兒組成的代表團,昨起訪港三天,並在多個場合中與香港各界近距離接觸,讓市民有機會親睹國家頂尖運動員的風采!我熱烈歡迎代表團到來,並相信通過是次互動交流,有助推高本地的體育文化及運動風氣,增強各界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