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挺港惠港 港人要增動能謀發展 (盧偉國) – 評論文章

龍年伊始,中央港澳辦、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來港展開為期7天的考察調研。這是夏寶龍主任不足一年內第二度訪港,目的是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去年聽取李家超行政長官述職的重要講話精神,展現中央對香港重視、關懷和支持。夏寶龍主任實地了解香港經濟發展、地區治理、民生改善等情況,與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謀劃香港新階段新發展,協助香港提升治理效能、鞏固競爭優勢、增強發展動能,推動香港構建國安家好、法治港興的新局面。夏寶龍主任此行目的明確,意義重大,充分體現了中央一以貫之在關鍵時刻堅定挺港惠港,展現中央對香港的重視、關懷和支持,準確為香港發展把脈。香港市民應增強信心,鞏固競爭優勢,專注拚經濟謀發展。

紡織製衣界 對預算案3點希望 (陳祖恒) – 評論文章

新一份預算案在本月底(28日)發表,我聯同紡織及製衣界代表早前與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會面,遞交業界預算案聯合建議書。業界建議預算案研究設立「時裝及紡織發展局(FTDC)」,以此法定機構專責統籌行業發展,讓這個具有深厚發展基礎的「朝陽行業」,繼續做大做強。

及時出招 注入活水 (林健鋒) – 評論文章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昨日起在港展開為期7天的經濟民生考察調研,了解香港最新發展及治理狀況。疫情過後,香港一直受複雜的地緣政治,以及低迷的環球經濟氣氛等因素影響,至今仍在努力復甦的路途上,我相信透過是次的訪港考察,能夠進一步向中央反映香港過去一年的實況,希望中央繼續幫助並支持香港渡過疫後難關,為香港經濟及民生復甦注入活水、提振民心。

以實際行動回應夏寶龍主任要求 把制度優勢化為治理效能
經民聯地區推兩大新措推300萬暖心基金設地區綜合辦事處

中央港澳辦、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早前提出,香港新選舉制度已全面付諸實施,要把「愛國者治港」的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為了提高地區治理水平,切實回應夏主任的要求,經民聯今日公布兩項聯盟地區工作新舉措:一是今年起推出經民聯地區暖心基金計劃,每年投入300萬元;二是今年起在地區成立綜合辦事處,組織經民聯的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立法會議員、區議員及商會領袖,親身參與地區綜合辦事處的工作,凝聚聯盟力量來提高地區治理水平,更好地做好地區民生服務。

履行憲制責任立法護國安 加快香港由治及興(下)(梁美芬) – 評論文章

基本法第二十三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應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竊取國家機密的行為,禁止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進行政治活動,禁止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與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建立聯繫。」

履行憲制責任立法護國安 加快香港由治及興(上)(梁美芬) – 評論文章

特區政府正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展開諮詢。根據基本法第二十三條,香港特區應自行立法禁止叛國、分裂國家和顛覆政權等行為。從法律上說,「應」(shall)這個詞,是指中央賦予了特區憲制責任,為維護國家安全進行立法。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即「528決定」,強調了香港特別行政區應當盡早完成基本法規定的維護國家安全立法,行政機關、立法機關、司法機關應當依據有關法律規定有效防範、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和活動。2020年6月開始實施的香港國安法,其第七條也明確作出相同規定。香港應把握當前由治及興的機遇,盡快完成此憲制責任。

完善鐵路基建布局 加快灣區協同發展(盧偉國) – 評論文章

立法會近日討論一項議員議案,促請政府興建新界東第二條南北鐵路,以分流大埔及沙田的鐵路乘客,改善東鐵綫面臨日益擠迫的情況。本人相應提出修正案,希望喚起大家關注如何進一步完善本港鐵路基建布局,加快灣區協同發展。投票結果,原議案連同修正案都獲得通過。

香港要提振經濟 既要「開源」亦要「節流」(龐朝輝) – 評論文章

2024至25年度財政預算案即將公布,各方均提出不同範疇的意見,作為專業人士,作為中產,絕對希望政府要以穩經濟,惠民生,保持「量入為出,審慎理財」的財政理念為香港走出困局。政府要維持財政收支平衡,不但要「開源」,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保持經濟發展的活力,也要「節流」,審慎使用財政儲備資金,小心平衡各項政策措施對於財政的影響,密切監察財政情況,對不符合財政支出狀況或資金使用績效不達標等項目實施相應的開支管控措施。

經民聯成員向全國「兩會」提14項建議和提案
8人聯名籲設大灣區自貿區 消除投資貿易壁壘 為港增發展動能

經民聯今日舉行記者會,由擔任全國人大代表及全國政協委員的聯盟成員介紹將提交予「兩會」的14份建議和提案。經民聯8名全國政協委員將提交聯名提案,這是經民聯今年提出的一份重點提案。提案建議中央支持研究建立「粵港澳大灣區自由貿易合作區」,以消除粵港澳現存的投資和貿易壁壘,既進一步提升廣東對外開放水平,又加大對港澳支持力度,為港澳帶來更多發展動能,實現粵港澳深度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