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發展北部都會區 抓緊香港向前發展機遇(龍漢標) – 評論文章

片區開發聽起來似是一個新的名詞,但我在早前的專欄曾經提及,香港早在1970年代,就有片區開發的成功例子,就是沙田第一城。大家可能會好奇,新市鎮的開發,跟片區開發有什麼異同呢?香港的新市鎮發展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共有九個新市鎮。第一個階段是七十年代初期,有沙田、荃灣及屯門;第二個階段是七十年代末期,有元朗、大埔、粉嶺和上水;而第三個階段是八九十年代的將軍澳、天水圍和東涌,以上三個階段組成香港新市鎮發展的歷史過程。

做良政善治的行動者及落實者(梁美芬) – 評論文章

12月1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南海瀛台會見赴京述職的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對行政長官和特別行政區政府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習主席的重要講話精神,是接下來香港經濟社會建設的總綱領,為香港積極對接國家戰略指明大方向,為特區識變求變奮發有為進一步指點迷津。「擔當作為、務實進取」這八個字,既是習主席對香港特區和行政長官過去一年成績的肯定,也包含對香港社會各界的鼓勵、鞭策和殷切期望。

把握歷史新機遇 銳意改革奮發有為(胡劍江) – 評論文章

日前行政長官李家超赴京述職,國家主席習近平以「擔當作為,務實進取」,充分肯定李家超帶領特區政府的工作表現。習主席指出,中央將繼續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全力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別行政區政府團結帶領社會各界,銳意改革、奮發有為。習主席寄語香港把握發展新的歷史機遇,積極對接國家戰略,表達了對香港社會各界的殷切期許。

拼經惠民十二載 改革求新創未來
經民聯十二周年慶典暨晚宴隆重舉行
行政長官李家超讚許經民聯為建設香港貢獻者 寄語續發揮推動力影響力

經民聯今晚(12月17日)於香港海洋公園萬豪酒店宴會廳舉行十二周年慶典暨晚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駐港聯絡辦副主任尹宗華、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署理特派員李永勝、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香港特區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召集人葉劉淑儀以及眾多特區政府和中央駐港機構官員、社團領袖、政商界名人、傳媒機構代表等來自社會各界的數百位嘉賓蒞臨到賀,整個慶典酒會和晚宴冠蓋雲集,場面非常熱鬧。

經民聯:習主席講話表達中央對港殷切期望和堅定支持

國家主席習近平昨天在京會見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聽取他的述職報告。習主席充分肯定李家超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過去一年來的工作,並強調要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中央將繼續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全力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團結帶領社會各界銳意改革、奮發有為,積極對接國家戰略。經民聯認為,習主席的講話表達了中央對香港的殷切期望和堅定支持,為香港未來發展注入強大信心和動力,經民聯和工商專業界同仁對此深感鼓舞。

從容不逼 主動出擊(林健鋒) – 評論文章

面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以及複雜多變的地緣政治環境,加上一些國家的貿易保護措施、單邊主義亦直接影響全球,在各種不明朗因素下,世界各地的經濟及貿易往來都面對種種挑戰。「財爺」陳茂波初步估計,本財政年度綜合赤字約為1000億元。特區政府連續三年綜合帳面「見紅」,坊間難免會有疑慮,但實際上政府財政同樣是世界各地經濟體面對的問題。香港只要做好自身,主動出擊,定能帶來新經濟增長動力。

經民聯在線

經民聯12月17日於香港海洋公園萬豪酒店宴會廳舉行十二周年慶典暨晚宴。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央駐港聯絡辦副主任尹宗華、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署理特派員李永勝、政務司司長陳國基、香港特區立法會主席梁君彥、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召集人葉劉淑儀以及眾多特區政府和中央駐港機構官員、社團領袖、政商界名人、傳媒機構代表等來自社會各界的數百位嘉賓蒞臨到賀。在晚宴之前的酒會,眾多來自政、商等社會各界的嘉賓們共聚一起,互相祝酒,共話情誼,齊商發展。整個慶典酒會和晚宴冠蓋雲集,場面非常熱鬧。(了解更多) 特區政府新一份施政報告貫徹落實三中全會精神,提出系列措施鞏固提升香港三大國際中心地位。為配合落實施政報告鞏固提升香港國際貿易中心的政策方向,經民聯10月23日率先發布「構建北部都會區『雙循環』跨境物流中心研究報告」。報告提出十大政策建議,包括發揮香港既有優勢,在洪水橋構建北部都會區「雙循環」跨境物流中心,建立全球供應鏈服務集聚區,打造國家跨境電商「外循環」支點等,以鞏固提升香港的國際航運貿易中心地位,加速香港由治及興,助力國家高水準對外開放。(了解更多) 為配合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全面深化改革,向青年提供更好的發展機會和空間,經民聯11月27日發布「青年發展研究報告」,建議全面配合國家賦予香港的八大中心定位,持續強化對香港青年的支援,包括成立物流產業學院培育跨境電商人才,為北都創科青年提供通關便利措施,在大灣區內地城市打造「香港青年城」等,以完善香港青年的發展條件,增加青年上流空間,協助香港青年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助廣大青年解決在學業、就業、創業、置業(「四業」)面臨的實際困難。(了解更多) 經民聯今年起陸續在地區成立多個綜合辦事處,組織聯盟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立法會議員、區議員及商會領袖,以凝聚各方力量參與地區工作,為市民提供更專業和優質的服務。位於元朗的經民聯地區綜合辦事處(新界)11月29日舉行開幕儀式,特區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蒞臨主禮並致辭,她對經民聯多年來利用專業知識及工商界資源持續做好社區服務,令社區變得更和諧、更宜居表示肯定,認為經民聯是香港舉足輕重的工商專業界代表政團。她期望經民聯透過地區綜合辦事處,全方位服務港九新界居民,與街坊建立更密切聯繫,助力政府提升地區管治水平。(了解更多) 《香港合資格環保專業人員學會條例草案》10月30日在立法會三讀通過,該條例草案由經民聯主席、工程界立法會議員盧偉國博士提出,賦予環保專業人員學會法團地位。盧主席製作短片分享成功推出這條議員私人法案的歷程。他認為今次有賴天時地利人和,包括行政立法實事求是、良性互動,業界的團結,以至社會大眾對環境生態的關注、對培育年青人投身環保事業的支持。 作為工商專業界代表政團,經民聯非常關心不同行業工商業界的發展。經民聯於11 月 25 日邀請香港珠寶業界四大商會前來立法會大樓一齊交流座談,聆聽業界代表反映意見和營運遇到的問題。香港珠寶首飾業商會主席黃紹基,香港鉆石總會創會會長馬墉宜,香港珠寶制造業廠商會主席葉美珠,香港珠寶玉石廠商會會長張敬猷等三十多名業界代表出席並發言,經民聯榮譽主席、立法會主席梁君彥,主席盧偉國,經民聯秘書長、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陳祖恒在會上細心聆聽和收集意見,並表示會向當局反映和跟進。是次座談由經民聯監事會副主席、香港珠寶首飾業商會商會管治及監察委員會主席胡劍江倡議並促成。(了解更多) 經民聯一直關心和跟進工商界和中小企在疫後面對融資及轉營困難的問題,今年來多次向特區政府反映中小企的實況,獲得政府積極回應。中小企是香港經濟的重要支柱,隨著香港步入減息周期、中央推出一連串激活市場措施,股市和樓市逐步回穩發展,中小企正面對復甦與轉型發展的關鍵時刻。經民聯將一如既往,積極擔當業界和政府的溝通橋樑,為中小企紓解融資難題、積極應對轉型。(了解更多) 由經民聯秘書長、紡織及製衣界立法會議員陳祖恒推動舉辦的首屆「香港時裝薈」日前已圓滿閉幕,當中匯集不同類型的時裝設計活動,涵蓋時裝表演、高級訂製服交流舞台、研討會、展覽,市集及工作坊等。陳祖恒表示,「時裝薈」備受國際社會關注,他會繼續用好時裝作為媒界,發揮香港擔當「亞洲時裝設計中心」的獨特定位,以「香港時裝薈」等時裝盛事作為重要平台,助力國家構建文化軟實力,以香港為橋樑把中華文化帶上國際舞台。(了解更多) 作為對香港懷有高度責任感的工商專業界代表政團,經民聯的核心成員一直在全國人大、全國政協、立法會、區議會等不同平台代表各自的工商或專業界別,擔當與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的溝通橋樑,積極為業界發聲、爭取權益、出謀獻策,大力推動業界發展,持續增強香港發展動能。《經民聯在線》今期繼續有「業界代表」欄目,向各位介紹這些業界代表的使命和具體工作,敬請留意和支持。 經民聯副主席劉業強自2016年起晉身立法會,成為鄉議局功能界別議員,努力為新界原居民及廣大市民服務。新界是香港未來發展的重中之重,其中北部都會區的建設,更是香港經濟騰飛的強大引擎,因此,劉業強十分關注新界鄉郊地區的規劃,經常落鄉視察,走訪各村,細心聆聽新界居民的需要,從而了解民情,改善民生,好好規劃新界未來的發展。 劉業強認為,疫情過後,世界各地均以盛事經濟招攬旅客,冀將「人氣」變為「財氣」,帶動產業多元發展。正如中央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早前在深圳與香港工商界座談交流時亦指出,要想方設法加快旅遊業態升級,用好香港1,180公里海岸線和263個島嶼,根據實際發展康養旅遊、度假旅遊、文化旅遊、郵輪旅遊等。 「香港擁有的海岸線與島嶼,絕對是發展自然生態旅遊的好地方。」劉業強指出,位於新界西北部的后海灣,有雀鳥天堂米埔濕地,再深入毗鄰,就有白泥的日落、流浮山的漁村風貌及其他文化古蹟;米埔濕地早已被著名的《拉姆薩爾公約》列為「國際重要濕地」;白泥和流浮山的美景美食,更是無數國際旅遊媒體重點介紹的地方,圍繞這一帶,全是「世界級」的旅遊景點,加上配合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大計,將令各界更加期待。 不過,儘管尖鼻咀、白泥、流浮山、米埔等已大名鼎鼎,但長久以來,卻仍是一個偏僻落後、交通不便、旅遊配套設施俱不足的地方。劉業強已多次在立法會向政府反映,若要發展鄉郊旅遊,除了提升交通配套之外,就是要為村民及業界拆牆鬆綁,簡化法例,例如容許村民毋須跟足市區酒店和食肆的發牌要求,度身研究及制定一套更適合申辦鄉郊民宿和食肆的規例及標準,便利推動發展鄉郊旅遊。 「鄉郊的民宿和小型食肆都是規模不大,或只是售賣簡單的餐飲食品,方便遊客補給,無必要與市區酒店、賓館或食肆,以相同標準規管。」他說。 劉業強期望,政府可以利用該區作為試點,率先發展成為一個宜居、宜遊、宜業的鄉郊生態旅遊示範區。「從鄉郊開始,將旅遊業態升級,打造更有活力和魅力的香港。」他說。 聆聽意見 閣下如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將有關資料電郵至bpa@bpahk.org。

首屆時裝薈圓滿舉行 攜手努力共拓商機(陳祖恒) – 評論文章

上月,香港紡織、製衣及時裝業界迎來重要的里程碑。首屆「香港時裝薈」在筆者聯同一眾業界翹楚、特區政府及不同持份者的努力下圓滿舉行,促成這場國際旗艦時裝、文藝及旅遊盛事,以實際行動為香港帶來人氣和財氣。隨着今年《施政報告》宣布將「時裝薈」恒常化,筆者期望與業界友好共同攜手,將來年的「時裝薈」繼續做大做強,為業界及不同產業帶來更多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