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訂強制舉報機制 杜絕虐兒悲劇(龐朝輝) – 評論文章

近年連串爆出不同程度的虐兒個案,由去年令人震驚的「童樂居」機構虐兒事件、上月深水埗5歲男童被揭發被母親虐待至遍體鱗傷而死亡的案件,以至最近保良局嬰兒組發生懷疑虐兒事件,反映現行法例並不能有效保護兒童,接二連三的虐兒個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擦亮招牌 共拓商機(林健鋒) – 評論文章

國際金融市場近日風聲鶴唳,瑞士第二大銀行瑞士信貸集團陷入困境,雖然瑞信發公開聲明表示集團的流動資金足夠,但市場投資者都相當憂慮瑞信恐有財務危機。不只如此,亦有其他大型歐洲投資銀行接連傳會出事,令市場擔心會重演二○○八年「雷曼兄弟」破產危機。當年雷曼兄弟的垮台引發一連串骨牌效應,爆發跨國企業倒閉潮,全球經濟陷入困境,當時債券苦主的慘況大家都仍歷歷在目。

全球人才爭奪戰許勝不許敗(吳永嘉) – 評論文章

香港未來銳意發展創科,行政長官李家超已預告《施政報告》推出爭奪人才的措施,同時會致力培育創科人才,助力香港建設為國際創科中心,我們拭目以待相關新政策。政府《2027年人力資源推算報告》指出,2027年創新及科技產業的人力需求估算要57 600人,較10年前增加19 600人,而資訊科技及服務業的需求則達90000人,相對10年前增加17 800人,早前有人才招聘公司的調查指出,本港IT界求才若渴,預計未來5年仍需10萬個人才填補空缺,香港要於全球爭奪人才競賽脫穎而出,措施需具競爭力和吸引力。

香港工商界有責任講好國家和香港故事(陳亨利) – 評論文章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3周年,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華民族走上了實現偉大復興的道路,在各個方面都長足發展,是全球兩大經濟體之一,亦是拉動世界經濟的火車頭;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香港繼續保持優勢,迎來更多機遇,最近又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未來還會朝著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等方向發展。現時的香港,正面對前所未有的機遇,本港工商界要主動把握發展方向,為業界、為香港以至為國家增強發展動能。

精準防疫穩步復常 鞏固本港競爭優勢(胡劍江) – 評論文章

特區政府實施「0+3」入境檢疫安排後,反應良好,受到各行各業和廣大市民普遍歡迎。昨日,政府又公布下月6日起放寬防疫抗疫措施,包括放寬餐飲處所每枱人數、所有表列處所的每組活動人數等。本港復常之路要審慎而行,才能避免走「回頭路」。有序放寬防疫限制,兼顧重振經濟民生,不僅有利於恢復與海外和內地的正常通關,加快本港經濟民生復甦的步伐,而且本港保防疫、振經濟的成功經驗可供內地參考,進一步鞏固本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

弘揚潮汕文化 強化家國觀念(林建岳) – 評論文章

由潮屬社團總會主辦的第三屆「香港潮州節」星期一圓滿結束,短短五天,吸引了不少鄉親市民扶老攜幼入場選購潮州特產同美食,體驗潮汕文化。我們十分高興展會反應踴躍,現場人頭湧湧,總成交額更超過三千萬港元,可謂丁財兩旺。今次活動亦是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紀念活動之一,活動得以順利舉辦,非常感謝特區政府、中聯辦、廣東省及潮汕四市政府,潮籍鄉親以及各界朋友的鼎力支持。

為國為港 增強發展動能(陳祖恒) – 評論文章

今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3周年,五星紅旗在香港各區迎風飄揚,香港各界包括紡織及製衣界熱烈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73周年華誕。實幹鑄就偉業,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帶領下,今天的中華大地上,向世界展示出一幅壯闊美麗的畫卷,國家的經濟發展穩中向好,人民生活持續改善,國家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更加得到鞏固提升,成為全球增長引擎;國家「十四五」穩健開局,發展步履堅定,各項事業邁出新成效、新氣象,成就舉世矚目。

全面加快復常 嚴打濫發「免針紙」(龐朝輝) – 評論文章

本港第6波疫情逐漸消退,特區政府上周公布進一步放寬抵港檢疫安排至「0+3」,抵港人士毋須酒店檢疫,改為3天醫學監察,社會普遍歡迎這「遲來的春天」。由於世界各地已逐漸放寬、甚至取消所有旅遊入境限制,香港要積極重啟各種與外國往來的經濟活動,必須更進取放寬措施才能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