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重建大坑西邨達致三贏 (梁美芬) – 評論文章

今年《施政報告》中提到,中低收入家庭對購買資助房屋的需求明顯增加,政府有必要積極探討通過房委會、房協、市區重建局(市建局)及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等公共或非牟利機構,多管齊下增加資助出售單位供應。「四叔」李兆基先生同日表示有意捐出大坑西邨地皮,興建青年居所,令社會重度關注石硤尾大坑西邨重建計畫。

其間有傳大坑西邨居民一致反對重建及興建青年居所。我作為九龍西立法會議員,經過與當區區議員跟進重建問題,出席居民大會,了解到居民其實無反對興建青年居所,他們只是希望在重建的五千個居所中,預留一千三百戶予居民原邨安置。至於其餘三千七百戶,他們歡迎平民屋宇公司興建居所以便其他人士上車,包括興建適量的青年屋。

居民求原邨安置

日前,我更促成了居民代表和平民屋宇公司代表會面。平民屋宇公司代表在會上表示,只會撥部分單位作青年居所,並承諾重建時會顧及大坑西邨住戶的需要,居民亦樂意讓社會年輕一代有更容易上車的機會。

既然雙方都有良好意願,筆者認為毋須集中討論「大坑西邨要不要重建」,而是應該討論「大坑西邨要如何重建、安置、補償」。大坑西邨畢竟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落成的舊式樓宇,樓高八至九層卻無電梯,雖然平民屋宇有限公司一直為居民提供不錯的管理服務,但樓宇設計、設施的先天不足,對居民尤其是長者造成諸多不便,甚至有長者因此而減少外出,影響正常生活及社交。加上目前社會對資助房屋需求殷切,大坑西邨地皮位處地鐵站上蓋,盡用地積比率重建成私營資助房屋,既能改善居住環境,亦能紓緩亟待解決的青年置業問題,可謂一舉兩得,但大前提是所有住戶能夠原邨安置,或者得到合理補償。

陰謀論令有心人卻步

任何重建計畫,業主都必須處理好居民的安置及補償問題,況且大坑西邨居民多數是中低收入人士,未必能負擔搬遷及置業成本,公屋上樓又遙遙無期,平民屋宇公司應特別考慮到這點,妥善處理好所有居民的安置及補償,譬如讓原大坑西邨的租戶有優先權、能以優惠價購買新落成的出售單位、向不入住重建後出租單位及不購買重建後出售單位的租戶發放特別補償等。

香港巿民,特別是年輕一代,對上車盤需求殷切,有地產商樂意捐出土地興建優惠房屋,本來是美事一樁,卻被人以陰謀論猜測捐地背後目的,萬一重建過程中安置、搬遷、補償處理不當,很容易遭到口誅筆伐,難免令有心人卻步。

筆者衷心希望,大坑西邨重建之後,有需要人士能夠安居樂業,原有的居民得到妥善安置和合理補償,而這次重建計畫能夠成為地產商捐地興建優惠房屋的良好先例,促使更多有心人捐出地皮興建優惠房屋,造福社會,最終達致三贏,即是有需要人士贏、受重建影響的居民贏、整個香港社會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