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早前舉辦的「香港新坐標」高峰論壇,邀請了特首、幾位局長、蔡冠深先生和我暢談大灣區機遇與角色,我在會上提出了有時候速度比正確更重要,當時沒有展開講,借這裏一角詳細闡述一下。
改革開放40年,深圳從一個邊境小鎮發展成為國際大都會,成為中國的矽谷。一方面,固然有政策紅利、人口紅利以及鄰近香港的優勢;另一方面,也和深圳強調速度、不強求正確有關。40多年前的習仲勳先生和鄧小平先生,並沒有給深圳規劃了一個40年的正確道路,而是透過「摸着石頭過河」,不斷創新、不斷試錯、不斷修正,才成就了世界奇蹟。事實上,整個中國的改革開放,都是透過不斷創新和試錯,走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很長一段時間,「深圳速度」是全國改革開放學習的榜樣,而深圳在高速增長的同時,也透過不斷的自我完善,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這是時任蛇口管委會主任袁庚1981年提出來的口號,在2018年還成為了國家高考作文題目,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其實袁庚是在香港受到啟發,才認識到這一點。1978 年,袁庚調任交通部香港招商局常務副董事長。初到香港需要購買一棟大樓,袁庚與賣家談妥後,約定在星期五下午2時預付訂金2000萬港元。當天下午2時,袁庚準時到達律師樓,香港賣家將汽車停在門外沒有熄火,等雙方在律師樓辦完交易手續,賣家一拿到支票,立即有人跳上汽車直奔銀行。原來接下來是周末,銀行不上班。如果當天下午3時之前支票未能交到銀行,3天就要損失近3萬元利息。「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就這樣在袁庚腦海中發芽,最後成為深圳發展最早的口號。
信奉「程序正確」 失無數機遇
反觀香港,在經歷了七八十年代的高速增長後慢了下來,尤其是高官問責制實行後,香港對「程序正確」達到了宗教式的信奉——結果不重要,最緊要「程序正確」。整個社會的容錯水平非常低,政府只要犯了任何錯,馬上就會有人說要「問責」、要下台。久而久之,再沒有官員願意創新,因為風險和回報不成正比。然後香港就在一次又一次的計劃、一次又一次的討論中,錯過了無數機會,不再創新,也不能與時俱進。從當年沒有發展晶片,到錯過後來的金融科技發展機遇,例子比比皆是。
以未來的新界北發展為例,如果按照香港過去「行之有效」的發展模式,先到立法會財委會申請撥款做可行性研究,再招標找顧問公司,然後做規劃,再做環評,再諮詢公眾,再修改規劃,最後再去立法會申請撥款,再招標,最後才能真正開始開發,到時可能已經是三四年之後了。所有程序是串聯(sequential)的,好處是一定不會犯錯,壞處是時間很長。如果用並聯(parallel)方式,會快,不過就有一定的風險,之前做的事情可能不正確。但是我認為,不正確可以修正,惟「時光一去不復返」。
主動試錯 力求完善
兒子小時候我給他出一道數學題:如果200 公里的賽車,甲車時速200公里,乙車第一個100公里只有甲車一半的速度,問第二個100 公里,乙車要用什麼速度才能贏?答案是:永遠贏不了。在這個科技和社會都在高速變化的時代,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到我們確定有一個完美計劃的時候,「蘇州過後無艇搭」,機遇可能已經過去了。
所以香港要「再出發」、要解決深層次問題,一定要摒棄過去虔誠追求正確的心態,要容錯和主動試錯,邊做邊完善。「Fail, fail fast, fail forward」,在不斷的小錯中進步,重拾效率和速度,才能夠不被時代拋棄。
(刊於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