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經民聯向特首提《施政報告》逾百項建議
促盡快制訂復常通關路線圖
善用郊野公園邊陲地加快建屋

經民聯成員及友好議員向特首李家超提交《施政報告》建議書,以「迎新格局 共謀發展 同開新篇」為主題,提出十二大範疇、共100多項政策建議。

經民聯核心成員及友好今日(9月8日)與特首李家超會面,提交新一份《施政報告》建議書。經民聯監事會主席林建岳博士在會上表示,經民聯提交的建議書以「迎新格局 共謀發展 同開新篇」為主題,並提出四大主軸、十二大範疇合共108項建議,促請特區政府盡快制訂復常通關路線圖,挽留企業和人才,加快疫後復甦。經民聯認為,房屋和土地問題仍然是香港短中期面對的主要挑戰,因此聯盟特別研究撰寫了一份《善用土地 加快建屋》報告,連同《施政報告》建議書一併提交給特首,就如何善用土地、提速建屋提出八大專項建議(詳見附件),以突破本港房屋難題。

與特首會面的包括經民聯監事會主席林建岳博士,主席盧偉國議員,副主席林健鋒議員、梁美芬議員、劉業強議員、吳永嘉議員,青委會主席陸瀚民議員,成員陳祖恒議員,以及經民聯友好龍漢標議員。林建岳表示,為推動疫後復甦,經民聯建議當局進一步放寬抵港人士完成3日酒店檢疫後的安排,容許持「黃碼」人士進入企業對消費者的會議及展覽場地,舉辦更多旗艦會議展覽,同時設立「商務旅客資助計劃」,向境外買家和參展商贈送機票和高鐵車票,提供酒店房租等。林建岳建議政府系統化開展全年海外推廣活動,以香港團隊模式出訪主要海外市場。經民聯又建議設立「文化創意產業基金」,增加跨行業和跨區域合作,合辦更多文化藝術盛事,並以「嶺南文化」為題,引進商機和推廣「嶺南文化」走出去,推動文創產業化。

盧偉國表示,經民聯建議當局有序推出工務工程、做好人力需求預算、拆牆鬆綁壓縮流程等,以解決工程界營運難題。善用土地方面,經民聯在會上一併提交《善用土地 加快建屋》研究報告,促請把郊野公園總面積1%、約443公頃的邊陲地帶劃成住宅用地,檢視綠化地帶發展潛力,進一步發展濕地緩衝區,放寬地積比到2至3倍,並推動大型公屋重建計劃,原區興建接收屋邨。經民聯又建議當局加強應用「組裝合成」建築法,爭取中央支持物料供應。完善交通基建方面,經民聯促請政府加快落實「機場城市」航天城項目和全速推展北部都會區各項鐵路基建。經民聯亦提出將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轉型為資助應用型大學,強化「應用學習」科目,培養創科人才。

林健鋒期望特區政府制訂通關路線圖,逐步推進「0+7」的「零隔離」,取消入境前取得核酸檢測結果的要求,加快香港與國際通關,挽留人才。與內地通關方面,經民聯建議特區政府爭取增加「健康驛站」及入境名額,恢復「點對點」免檢疫通關。面對全球各地搶企業、搶人才,他建議政府要快狠準回應,以新思維推出更為吸引的方案,包括提供房屋、教育、稅務優惠等,並成立由司長領導的一站式辦公室,做好審批工作。發展北部都會區方面,經民聯建議政府提供指定用途的特惠地皮,吸引金融創科企業落戶,以及設立高層次專責小組,加快土地供應。他亦建議政府推出支援中小企措施,包括延長「還息不還本」計劃,進一步優化「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等。

梁美芬期望政府推出全面的人才政策,例如「在職金融從業員金融科技培訓計劃」1,500個名額並不足夠,應該恆常化和增加名額;設立專門行業例如航天等的「入門班」向青年人提供培訓計劃;在「一帶一路」方面,政府可以考慮向有潛質的初創企業提供資金投入,從而吸引更多新興行業、企業和人才來港發展。整體而言,政府在吸引人才方面要更加積極主動。在國民教育方面,應該更全方位推展,訂定專業行業人士或團體應該要對國情有一定認知。另外在醫療方面,政府應設立系統,令公私營醫療機構在危急時刻有更好的協調,政府亦應重啟興建傳染病大樓,落實增加防疫設施。

劉業強向政府提出多項加快土地供應的建議,包括將祖堂地的收地補償提高五成,吸引業權人向政府出讓土地,同時盡快修例降低轉售祖堂地的門檻,亦應該盡快檢討「土地共享先導計劃」,在公私營房屋比例及地積比等方面增加彈性,例如調整公私營比例至5:5或6:4,吸引發展商更踴躍參與。加快棕地發展方面,政府應制定明確的重置計劃和提供合理賠償,減少阻力和爭議。此外,劉業強亦期望政府完善新界交通基建,包括降低或豁免5條新界隧道收費,以紓緩新界區市民往返市區的財政壓力,長遠研究全面不收費的可行性,並加快推展11號幹線、屯門繞道等連接新界西北、東北和市區的道路建設。

吳永嘉建議政府進一步優化「活化工廈」政策,釋放更多舊式工廈重建潛力,促請政府推出新一輪措施,容許存在不同業權的工廈參與計劃,將工廈重建「標準金額」補地價先導計劃恆常化,以及將適用範圍擴展至1987年或以後落成的工廈。吳永嘉期亦望政府制定完善的「再工業化」KPI體系,以便全面、客觀地反映本港在推動創科及「再工業化」方面的現狀、努力和實際成效,並制定製造業佔本地生產總值百分比的目標。吳永嘉同時建議政府加碼支援港商拓展內銷,爭取中央支持,在香港舉辦以高端消費產品和進口內地市場為主題的國家級商品交易會,說好香港品牌故事。

陸瀚民就建議政府出手緩解青年「四業」困難:包括便利香港青年就讀大灣區內地城市的高等院校和在當地實習;將「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恆常化,增加企業及青年參與數目;鼓勵和支持工商界設立基金,資助青年到內地和海外培訓,搭建更多平台讓青年創業;推出「強積金首次置業計劃」,讓青年動用強積金結餘作為首置首期。此外,旅遊業是新冠疫情的特困行業,建議政府為旅遊業界提供持續支援,直至完全通關,包括增加「旅行社鼓勵計劃」資助金額至200元、延長旅遊業界的保就業計劃,為期3至6個月、設立旅遊界一次性免償還的「復業基金」等。

陳祖恒就工業界的關注向政府提出多項為香港培養人才的建議,包括由政府資助有潛力的年輕人到海外進修大專課程,畢業後進入政府支援的創科機構工作(如5至6年);優化「傑出創科學人計劃」和增加資助額;擴大「科技人才入境計劃」至更廣泛領域的工業技術人員等。陳祖恒亦提出,在創科工業局成立後,政府應進一步梳理相關機構的布局,例如重新探討商經局下工業貿易署的名稱和角色定位;理順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製衣業訓練局、創意香港等的跨機構合作;政府成立的5所研發中心亦需要制訂有效的KPI,重新檢視它們在推動應用研發方面的角色定位。

龍漢標促請政府因應加息及樓市下跌周期,全面檢討和撤回所有不合時宜、名不副實的「辣招」,以滿足市民換樓、年輕人上車等實際需要,包括改變15%從價印花稅(DSD)「先繳後退」原則,讓業主在換樓期後未能出售原有物業才需繳稅;研究壓力測試隨按揭利率上升修訂,並放寬住宅按揭成數;提高工商舖按揭成數,讓有需要購置物業營商的企業降低成本,亦方便企業出售物業套現。龍漢標亦建議政府加快舊區重建,釋放更多土地資源,包括將舊樓「強拍」門檻由八成業權降至七成;優化重建戶「單位換單位」安排;放寬九龍塘及啓德等市區地積比;將重建通知期縮短,以加快重建進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