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了一定年紀,開始時常懷緬過去。雖然我還未認老,仍有心有力,但最近的一些社會話題,令我有了一些思考。但歸根究柢,都是如何去平衡理想與現實這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我不是思想家,固然參透不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辯證關係,也不能定義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誰優誰劣。只是人生在世,略有所感:有人的地方,就有社會,有社會的地方就有政治,任何人都無法與現實世界脫離關係。縱然個人有何宏圖大志,但若果好高騖遠,恐怕願望只能停留於遙遠的夢想,甚至是空想。
電影中有句經典台詞:「人如果沒有理想,那同條鹹魚有甚麼分別?」理想是人生奮鬥的動力,這是無可置疑的。每個人在孩提時候,總會有各樣理想,例如:要做醫生、律師、工程師等等。正是有了這些理想,才會令人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去爭取成功。不少勵志的故事往往都能符合這個套路,而且可以激勵他人去為理想而努力。
放下執着 才能常樂
不過,上述所舉的一些例子,都是一些切合實際,可以通過拼搏而達成的目標,而並非虛無縹緲的幻想。不少人年少的時候,除了有理想外,也會有各樣不切實際的憧憬,但隨着長大和成熟,隨着踏入社會的那一剎那開始,這些幻想就無可避免地受到現實的衝擊,並磨平這些異想天開的想法。但這並不代表現實就是負面和消極的,反而是可讓你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找到自己的不同
需求,去不斷改善自己的生活,活出自己的人生意義。
一些人可能會一直沉醉於夢想之中,便不斷埋怨現實的殘酷;固執於自己的堅持,甚至乎是不求變通,鑽牛角尖。但是,不少佛教名家亦告訴我們,放下執着,知足感恩才能常樂;若然不懂變通,不求改變,以對抗的心態去對待現實,那麼痛苦的不但是自己,亦影響到身邊的人。
自從政之後,我對此更深有體會。於我而言,政治並非只是抗爭和反對,亦並非只有一個普世的標準和唯一的方法。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包容、妥協、集思廣益才是從政者最大的藝術。若然任何政策措施,從政者都只抱着為反對而反對的態度,漫天開價,不願協商,往往只落得兩敗俱傷的下場。
理想總是美好,現實總是殘酷,理想與現實是否就是不可調和呢?我覺得並非如此,太完美的理想實際上只是空想而又無法實現;殘酷的現實如果得到努力協商和共同推動,不是可以縮短現實和理想之間的距離嗎?
(刊於 星島日報)